奠AI發展基石 雙雄奪物理諾獎

2024-10-09 00:00

「AI教父」欣頓與美國物理學家霍普菲爾德,共享諾貝爾物理學獎。
「AI教父」欣頓與美國物理學家霍普菲爾德,共享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昨日宣布,有「AI教父」之稱的英國裔加拿大科學家欣頓,與另一名人工智能(AI)先驅、美國物理學家霍普菲爾德,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他們對人工神經網絡的基礎性發現與發明,實現了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奠下當今AI發展的基石。他們的研究成果已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人臉識別和語言翻譯等。
瑞典皇家科學院說,兩位得獎者使用物理學工具,為當今強大的機器學習技術奠定了基礎。現年91歲的霍普菲爾德(John Hopfield)創建了一種聯想記憶方法,可以存儲和重構圖像或其他類型的數據模式。他在1982年創造出的聯想神經網絡,現在通稱為霍普菲爾德網(Hopfield network)。現年76歲的欣頓(Geoffrey Hinton)發明了一種可以自動發現數據中屬性的方法,可用於識別圖片中的特定元素等任務。他是電腦科學家及認知心理學家,被譽為「深度學習教父」或「AI教父」。
統計物理構建機器學習基礎

通報稱:「當我們談論AI,通常指使用人工神經網絡的機器學習技術。這項技術最初受到大腦結構的啟發,在人工神經網絡中,大腦神經元由具有不同值的節點表示,這些節點通過連接相互影響,如同『突觸』(神經元之間通訊的接頭),可以增強或減弱,網絡由此實現訓練。」 

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主席穆恩斯表示,兩名獲獎者利用統計物理的基本概念設計了人工神經網絡,構建機器學習的基礎。相關技術已被用於推動多個領域的研究,包括粒子物理、材料科學和天體物理等,也已用於日常生活中的人臉識別和語言翻譯等。她同時警告,機器學習的快速發展也引發了人們對未來的擔憂,人類有責任以安全且道德的方式使用這項新技術。 

台灣東海大學應用物理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施奇廷說,欣頓將霍普菲爾德提出的神經元網絡模型去掉龐雜的東西並單純化,讓神經元變成一層一層,訊號傳播方向也變單方向,就像生活中的車牌辨識系統。施奇廷認為,若沒有兩人的研究,就不會有後續各種AI應用。

霍普菲爾德出生於芝加哥,獲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現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欣頓生於英國倫敦,獲愛丁堡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欣頓當天接受電話連線時表示:「我大吃一驚,我沒想到會發生這事情(獲獎)。」他說,自己也很熱衷於使用ChatGPT等AI工具,並稱AI「將可媲美工業革命。但它不會在體力上超越人類,而是在智力上超越人類。」
AI將可媲美工業革命

對於今年的物理學獎,不少人認為有些出乎意料。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秘書丹尼爾松表示,物理學獎可以授予理論上、實驗上或者觀測上的發現,也可以授予發明,今年的獲獎成果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種發明,一種可以多種方式應用的發明。今年諾貝爾各獎項獎金為1100萬瑞典克朗(824萬港元),欣頓與霍普菲爾德將平分獎金。瑞典將於今日揭曉化學獎得主,周四公布文學獎。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