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倡建國際教育樞紐 議員質疑「錢從何來」

2024-01-17 00:00

鄧飛於立法會提出議員議案,動議為香港教育訂立一套全面的戰略發展藍圖,將本港建設國際教育樞紐。(立法會直播截圖)
鄧飛於立法會提出議員議案,動議為香港教育訂立一套全面的戰略發展藍圖,將本港建設國際教育樞紐。(立法會直播截圖)

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鄧飛今午在立法會上,提出倡建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的議員議案及修正案,建議進一步開放高等教育、職專教育及基礎教育的非本地生學額。修正案於會上獲得通過,有議員關注資源投放安排,認為目前收取非本地生的學費不足以收回成本,教育的開支更令政府庫房多年錄得赤字,質疑「錢從何來」。

除了增加非本地生學額,鄧飛亦建議編製香港教育國際化年度報告,分析每年不同教育階段、學術教育和職專教育吸引外來學生的人數、成本效益及對應策略,並適時檢討;又建議政府提供多元化的學生住宿及簽證安排,以及發動民間力量興建學生公寓等。

議員洪雯關注發展國際教育樞紐的資源投放,質疑「錢從何來」。(立法會直播截圖)
議員洪雯關注發展國際教育樞紐的資源投放,質疑「錢從何來」。(立法會直播截圖)

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洪雯與會上質疑「錢從何來」。她指本港教育去年的開支超過1000億,連同醫療及福利範疇成為「三大千億支柱」,而過去5年本地教育開支增加21.6%,平均按年上升4%,反觀政府近5年收入僅增加7.1%,平均每年增加1.4%,反映教育開支遠超政府收入,成政府庫房多年錄得赤字的重要因素之一。

對於有議員提出將教育產業化以賺取收益,洪雯認為目前非本地生的學費仍未收回總成本,「更遑論賺錢」,加上本地八間資助大學僅向非本地生收取教學開支,並無收取科研開支,納稅人變相需要補貼科研成本,對他們而言並不公平,建議八大向非本地生收取平均總成本,減低政府的教育開支及納稅人補貼。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