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分段發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

2024-05-14 00:00

中國政府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超長期特別國債時間表出爐。
中國政府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超長期特別國債時間表出爐。

中國政府發行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超長期特別國債時間表出爐。中國財政部公布,今批國債發行期限分別為20年、30年和50年期,發行次數共22次,其中將於周五(17日)開始發行首批400億元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20年及50年期則分別於5月24日及6月14日首發。目前尚未公開具體每次發行金額,發行時間分布在5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並均為半年付息。
首批30年期400億周五發行

財政部表示,本周五發行的為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競爭性招標面值總額400億元,票面利率將通過競爭性招標確定。本期國債自5月20日開始計息,5月22日起上市交易。外媒早前引述消息稱,此次的1萬億元國債中,30年期債發行額度最高,達6000億元,20年期及50年期分別達3000億元及1000億元。

所謂超長期特別國債,「超長期」是指發行期限在10年以上,和普通國債相比,超長期債券能夠緩解中短期償債壓力;「特別」指在特定時期階段性發行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國債,資金具有明確用途,且不計入財政赤字。內地此前曾發行3次特別國債,最近一次於2020年發行,資金用於抗疫支出。

今年內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發行1萬億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且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投放方向初步考慮是支持科技創新、城鄉融合及區域協調發展、糧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質量發展等領域。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經濟學家吳卓殷指出,此次發債合乎市場預期,主要買家或為國有商業銀行及大型保險公司,外資的興趣則料不大,一方面因債券投資年期太長,加上現時外圍息口仍高過內地,人民幣貶值壓力存在,以及此前沒有很多類似債券,外資或傾向觀望市場發展。他又稱,發債對內地經濟的提振效果則尚難判斷,需時觀察。

渣打中國宏觀策略部主管劉潔表示,發行時機稍為早過預期,發行年期亦長過預期,預計7成金額屬於30年期或更長。由於此次發債周期長達6至7個月,相關的供應衝擊可能有限。該行維持第二季末中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預測為2.45%,並認為重新買進中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2.45%,3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2.6%至2.65%。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