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成交及額度餘額 今天起不再實時披露

2024-05-13 00:00

港交所對北向交易周一起實施兩大調整。
港交所對北向交易周一起實施兩大調整。

滬深港交易所上月公布擬調整滬深港通交易訊息披露機制,港交所(388)日前發公告指,在成功完成推出前測試後,有關北向交易的實時成交額及每日額度餘額的調整將於今日正式實施,即是不再實時公布買入、賣出成交額及成交總額;以及不再實時公布可使用的每日額度餘額,改為在餘額低於30%時,才實時公布可使用的每日額度餘額,否則只顯示「可用」。

有關調整北向交易的交易訊息披露,基於內地A股市場主場原則進行。

除上述兩個調整外,仍有5個調整項目預計需時約三個月後才會生效。在仍未生效的調整中,4個項目涉及北向交易的交易訊息披露,包括只公布每日或每月成交總額及成交總筆數,當中不再細分買入及賣出數據等。另一個為南向交易的交易訊息披露調整,由實時公布可使用的每日額度餘額,改為在餘額低於30%時實時公布可使用的每日額度餘額,否則顯示餘額充足。
歐美市場做法類同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表示,有關調整對一般投資者的影響不大,主要影響做套戥、高頻交易的機構投資者及對沖基金等,因為其交易時可作參考的數據減少,繼而可能減少交投,所以預計調整落地後或會影響滬深港通總成交量;另該類交易為短線資金,故不會影響資金流入。他個人認為,數據越多越好、透明度越高越好,但估計中央想減少投機性活動而造成的股市波動,而套戥、高頻交易的成交量大,或會扭曲市場方向。

滬深交易所曾解釋,最初滬深港通交易訊息披露機制安排是為了有效揭示、提醒投資者交易額度使用情況,但其披露頻率和內容與A股市場訊息披露的一般習慣不同,也不同於國際主流市場的普遍做法。從國際實踐來看,歐美等主流市場均不在盤中實時披露某一特定類別投資者的交易訊息,也未在交易訊息披露機制上,對國內投資者與國際投資者作出差異化安排。而為維護市場整體訊息披露的一致性、提高訊息披露、保障投資者獲取訊息的公平性等,在兩地證監會指導下,滬深港三所依據主場原則,即相關交易活動應遵守交易發生地的監管規定及業務規則等,對滬深港通交易訊息披露機制進行調整。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