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熱浪席捲東南亞

2024-04-05 00:00

馬尼拉居民在街邊臨時搭建的浴池中消暑。
馬尼拉居民在街邊臨時搭建的浴池中消暑。

東南亞正遭遇「歷史性」的熱浪襲擊,導致大量農作物枯萎,多國被逼關閉學校。隨着氣溫飆升至反常的高點,東南亞各地政府都在想方設法應對。
菲律賓近4000校停課

在菲律賓,因部分地區的溫度超過攝氏42度,近4000間學校被逼停課;氣象局警告,危險的高溫可能會導致熱痙攣和容易疲憊。在印尼,持續的乾旱導致米價飆升。在泰國水域,科學家擔心高溫會破壞珊瑚。西班牙氣候學家埃雷拉表示,東南亞正在經歷一場「歷史性的熱浪」。他在社交平台X發布更新消息稱,本周東南亞各地的監測站記錄到前所未見的4月初高溫,包括緬甸中部敏巫縣錄到攝氏44度,是東南亞氣候史上首次在4月如此早的時間就到達此高溫;泰國南端的合艾市氣溫達到40.2度;越南西北部的安州錄到40.6度。

聯合國轄下世界氣象組織上月便曾提及,東南亞於2月份已「遭遇嚴重酷暑」,該月氣溫常飆升至30多度,遠高於以往同期平均水平。該組織將炎熱天氣歸因於人類引發的氣候暖化,以及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為東南亞地區帶來了更熱、更乾燥的氣候環境。
馬來西亞人工降雨

酷熱天氣也對農業造成了嚴重干擾,大量農作物遭破壞。印尼去年經歷了長期乾旱天氣,當12月降雨終於來臨,總統佐科維多多下令軍隊幫助農民種植水稻。路透社報道,作為印尼2.7億人口的主食,大米於2月的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了逾16%。在泰國,經濟師分析,農作物產量下降將導致今年農民債務增加8%。 馬來西亞當局早前則在降雨不足的地區進行了人工降雨。

各國政府已發布健康警告,建議人們如何避免中暑,但許多工人,尤其是農業或建築等行業的工人,幾乎沒有選擇,大部分時間只能冒着酷熱幹活。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