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App新規港銀難吸跨境客

2024-03-04 00:00

工信部要求由下月起,所有手機App必須按規定完成備案手續,方能在內地上架。
工信部要求由下月起,所有手機App必須按規定完成備案手續,方能在內地上架。

中國工信部要求由下月起,所有手機應用程式(App)必須按規定完成備案手續,方能在內地區域的應用程式商店上架,此事或影響本港金融機構服務跨境內地客戶,並引來本港銀行界關注,事關履行備案必須取得內地金融許可證,惟有部分銀行未能通過許可證這難關,對於依重手機App為客戶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影響尤大。據悉,銀行公會已代表業界去信內地當局反映情況,期望有進一步指引。同時,身兼全國人大代表的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亦會向人大提案,建議一個解決方案,協助本港金融界滿足App上架要求。
工信部去年7月發出通知,須於今年4月起實施有關要求,隨着日子漸近,本港銀行對此關注度有所提高。市場人士指,跨境內地客為本港金融機構的重要客源,在新規下,往後本港金融機構對吸納跨境內地客及服務現有內地客難免受影響,尤其依重手機App提供服務的機構,例如全無分行的虛擬銀行。即使跨境理財通服務亦可能受到影響,因涉及內地客於境內使用香港銀行App完成開戶及進行交易,甚或會影響在內地居住的港人使用香港銀行App。

市場人士續指,雖然中國內地區域的應用程式商店上架要求適用於所有App主辦者,而非針對金融機構App,但金融機構要履行備案要求,必須先取得內地金融許可證,而且見有些本港銀行申請內地金融許可證時碰釘,不是沒回音,就是不獲批,估計可能與內地恐防出現走資有關。
銀公議員同出手協助

陳振英表示,在內地有關最新監管要求下,本港金融機構的App要在中國內地區域的手機應用程式商店上架,必須按規定履行備案手續,本港金融機構需要取得當地監管機構發布的金融許可證才能完成備案。不過,金融許可證僅發給在內地經營的金融機構,取得許可證並非易事,事實上已有些本港銀行因此向他求助。有見及此,他將向人大提案,建議本港不同金融機構由相關監管機構負責核准,本地監管機構與內地監管機構經過溝通並出具證明後,本港金融機構可憑證明書到內地當局辦理備案手續,讓其App能符合在內地應用程式商店的上架要求。

據悉,銀行公會已去信內地當局,反映本港銀行在滿足App上架備案要求所遇到問題,並期望當局可給予進一步指引。
蘋果內地用戶受新規影響

現時在港有從事跨境內地客業務的虛銀有4間,包括眾安(ZA Bank)、理慧(livi)、富融及螞蟻銀行。本報向4行查詢有關影響,ZA BanK回應稱,使用手機App已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這項政策生效後,確實會影響到大灣區融合背景下的跨境用戶(如在港生活的內地居民、在內地居住的港人,以及訪港旅客等)管理銀行帳戶的體驗,該行希望有關當局可以考慮各界意見,推出更多便民政策,支持大灣區融合和香港經濟發展。livi則回應指,該行從2022年中開始提供訪港內地旅客開戶服務,該行一貫嚴格遵守相關法規及監管規定,為客戶提供適切的服務。

有業界人士指,蘋果手機的內地用戶最受這項新政策影響,因Andoid手機的內地用戶仍可透過APK檔案(App安裝檔案)下載未有在應用程式商店上架的香港銀行App,但蘋果手機內地用戶則無法以這種方式下載,而這批用戶數量不少,當中不乏具質素的潛在客戶。儘管內地的蘋果手機用戶可憑香港手機號碼及有效支付方法跳到香港App Store下載香港銀行App,但十分不便,故或會影響吸納新內地客。即使現有內地客還在使用既有的香港銀行App,日後要更新也是不便,必令客戶體驗大打折扣。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