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猛如虎 內地青年新春不回家

2024-02-04 00:00

滿滿新春氛圍下,不少年輕人選擇留在工作的城市,不回家鄉過年。
滿滿新春氛圍下,不少年輕人選擇留在工作的城市,不回家鄉過年。

   春節在即,眾多遊子已收好行囊準備返鄉。不過今年「不想回家過年」的年輕人明顯變多,不少人感慨難得能有好好休息的長假,回家一趟不僅路程遠、開銷大,到家後還要面對親朋戚友各種花式催婚、催生和「關懷比較」,精神內耗很大。而就地過年和旅行過年順勢成為新選擇,周邊遊、新年燈會、戶外集市、露營等項目被列入這屆年輕人的「新春清單」。
現年28歲的李智出生於廣東某沿海小鎮,以往每年她都會從工作地廣州返鄉過年。然而作為家中獨生女的她,前年起開始頻繁被家人催婚,每次回家迎接她的就是一場接一場的相親。「去年春節人都還沒到家,父母和小姨就已經安排好了4個與本地男生的相親局,其中大都是他們同事或客戶的兒子。」李智告訴央廣網:「聊下來大家的生活方式不同,沒有甚麼共同話題,但我又不好拒絕參加。」
路費禮品紅包「開銷太大」

更令李智疲於應對的,是來自親戚們的問候比較。作為老家同齡人中唯一獨自在外打拼的女孩,她發現原本能一起暢聊電視劇、戀愛關係的堂姐妹,如今的話題已變成婆媳關係、家務事、奶粉尿布、學區房等,自己越來越「插不上嘴」。而原本會被親戚們誇學習成績、誇工作單位的她,則逐漸變成了大家口中「再過幾年就嫁不出去了」、「眼光不要太高」的姑娘。

「難得的假期,堵車返鄉還得堵心過年,倒不如一個人待在這邊。」李智笑着表示,今年春節她以「大年三十不放假」為合理藉口留在廣州,與兩、三個同樣選擇就地過年的同齡人一起吃年夜飯。

來自福建的子其也選擇獨自在廣州過年,她表示,不是不想回老家過年,而是「開銷太大」。因老家的親戚朋友大都已陸續「增添」了小朋友,因此每年回家她都免不了要給抱孩子探望的親戚們派紅包。子其坦言:「通常一個紅包就是500元,親戚家孩子有時會來4至5個,多的時候會有十幾個,一周下來算上機票、禮品花費,就能花掉我一、兩個月工資。」

一份由小紅書商業化聯合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在18至35歲的年輕人中,2024年春節僅有33%的人計劃返鄉過年,48%的年輕人計劃就地過年,另外18%則計劃旅行過年。
48%就地過年  18%選擇旅行

小楚是「旅行過年」大軍中的一員。去年春節前夕,她就曾獨自一人遊遍西安、南京、蘇州、杭州,一邊尋找年味一邊散心。上周28日深夜,她將此前搶到的、回老家的高鐵票退掉後,買了一張大年初二去潮汕的動車票,「這個春節就不回去了,去潮汕看看英歌舞,再去福建找找老朋友,就當旅遊過年吧」。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