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迷手機子女雙倍奉「玩」

2024-01-15 00:00

有家長表示,會與子女協商合理的使用電子產品時間。
有家長表示,會與子女協商合理的使用電子產品時間。

現今世代在學習和消遣均離不開網絡,不少小學生也擁有自己的電子產品,衍生過度使用問題。有調查發現,受訪小學生在學習時間以外,日均使用4至6小時電子產品,較衞生署建議超標最多兩倍。且「身教效應」明顯,當家長花越多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子女使用時間也會倍增。另過半數家長認同子女每日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過長,但7成人仍認為用電子產品有助孩子「放鬆」;另近四分一人指,允許子女使用是為爭取「讓自己有私人空間」。

本港在疫情期間廣泛上網課,促進幼童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為探討最新情況,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在去年7月至10月,以問卷訪問約773名小學生的父母、祖父母及監護人,結果發現小學生在學習時間以外,日均仍花4小時看電視、用手機或平板電腦,且假日使用時間更長,平均達6小時,除較其家長多出1至2小時,亦遠高於衞生署建議的「小學生每天不應花多於2小時使用電子產品作娛樂用途」的指標。另調查發現,逾8成受訪小學生最常用電子產品「觀看網絡影片」,逾6成人更直言「用來打機」。
24.5%家長用電子奶嘴換me time

面對此現象,逾半受訪家長認同子女每日花太多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惟調查揭示原來孩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與家長的使用傾向成正比。研究數據估算,當家長每日花1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其子女使用時間便會倍增至2小時4分鐘。同時,約7成家長表示,讓子女使用電子產品可讓孩子「放鬆」,近半人視之為對孩子的「獎勵」;也有26.7%人指,害怕「子女悶」而讓他們用電子產品,24.5%的家長更直言是為「讓自己有私人空間」。

對如何避免孩子過度使用,逾8成家長會通過監控系統控制子女使用時間,也會預先提醒孩子何時要停止使用。惟當小孩屢勸不改,不少人傾向採用強硬手段處理,當中過半數家長指會「沒收電子產品」,3成人更會出言「責罵孩子」,更有約2成人會選擇「關Wi-Fi」令小孩無法上網。僅少數家長表示,會通過「提醒」或「協商」解決問題。事實上,超過一半受訪家長坦言,過去3個月曾因使用電子產品問題,爆發親子衝突。
宜多花心思組織家庭活動

女青總主任(青年及社區服務)郭義聰指,數據反映家長用電子產品的習慣,對子女有密切影響,若不想孩子沉迷「打機睇片」,家長也要以身作則,減少通過電子產品消磨時間,而應多花心思組織家庭活動,從而強化親子關係。他續指,為避免「電子奶嘴」現象,家長應改用圖書或益智玩具給孩子解悶,避免過早讓幼童接觸太多電子產品。
現實生活缺乏部分滿足感

香港情緒健康學會創會會長林美玲表示,小孩所以會沉迷電子產品,主因是在現實生活中缺乏「部分滿足感」。如因人際關係不好、學習成績難以達標而感失落,「而電子產品多節奏快、具動感,且可予人即時獎勵,對學生吸引力尤高,故容易沉迷。」她建議家長,應針對小孩在現實中的缺失感,作出針對性調整,且要逐步協商縮減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同時家長也要減少在孩子面對使用電子產品,避免有樣學樣。」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