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盤運用智能科技減意外

2023-12-04 00:00

近日地盤工業意外接二連三發生,備受社會廣泛關注。
近日地盤工業意外接二連三發生,備受社會廣泛關注。

近日地盤致命工業意外接二連三發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多間大型承建商正研究運用智能科技,為工友設立安全計分制,已有個別地盤正在試行。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黃平表示,工會知悉部分工地正實行安全計分制,認為現時建造業職安健問題嚴峻,工會理解有關安排。

據悉,香港建造商會約10年前曾經試行類似的安全計分制度,惟當時依賴人手計算,成本高缺乏效率,因此參與地盤不多,最後不了了之。今次業界擬運用流動應用程式及數據庫,工友若做出罔顧安全行為時會被扣分,並強制讀安全課程,屢犯者或會被拒絕進入地盤;相反工友做好安全措施亦會加分,獲得不同獎勵。但是,現階段擬定的制度因涉私隱問題,業界不能做到數據共享,令一些害群之馬即使被扣分後遭停工,仍可到其他承辦商的地盤繼續工作,業界正研究如何改進。

黃平向《星島》表示,安全計分制不是新鮮事,工會知悉有關制度已在個別地盤實行了好幾個月,工會亦曾與承建商商討有關事宜。黃平指,本港的致命工業意外「一直降唔到落去」,每年維持20多宗,情況嚴峻。
工層指存私隱問題 惟表示理解

他透露,雖然目前工人內部對計分制有不同聲音,例如在私隱方面存有隱憂,但制度始終保障切身安全,工會及大部分工友均表示理解。黃平強調,任何人進入地盤後本就要遵守規則。他以道路駕駛為例,駕駛者若觸犯交通條例會被記分,並強制修讀駕駛改進課程,認為地盤有類似制度亦是合理。

有業內人士稱,業界一直努力推動改革建造安全文化,做好「建造設計安全」,但重申工業安全需要各個持份者共同參與,「建造設計安全」除了需要承建商做好動態風險評估及臨時工程管理外,建築物本身的設計亦需剔除潛在危機,更要考慮未來進行冷氣安裝,或維修時的安全風險。另外,前線管理人員或工友一時的疏忽或貪方便,都可能釀成悲劇,因此宣傳安全文化至關重要。但業內人士認為,在嚴重工業意外接連發生下,承建商受到過大輿論壓力,令社會對於職安健的焦點,放在單一持份者身上,不利整體工業安全發展。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