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權食署打擊阻街次輪修例展諮詢

2023-11-22 00:00

後巷等公眾地方不時成為堆積雜物及亂拋垃圾的黑點。
後巷等公眾地方不時成為堆積雜物及亂拋垃圾的黑點。

蟲鼠橫行、雜物霸佔後巷等問題不但有損巿容,更威脅公共衞生。政府早前提出修例,賦予食環署等部門人員更大執法權力,處理相關擾民問題,包括將「移除物品時限」縮短至30分鐘內等,並於昨日展開為期2個月的公眾諮詢。有工會擔心增加執法權力或致衝突加劇,建議要同步做好公眾教育。有立法會議員就擔心前線人手不足,當局應加強招聘。

港府提出修訂《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及相關法例,冀增行政措施,提高執法效率和阻嚇力;第2階段修例的公眾諮詢期至明年1月21日。諮詢文件提及,歷年相關檢控數字甚低,以店舖阻街為例,去年接獲約2.4萬宗投訴,但同期僅發約1.6萬張定額罰款通知及5800宗檢控。另過去3年,樓宇滲水、冷氣機滴水及垃圾屋投訴年均近7萬宗,但年均只檢控250宗個案。以易拉架等方式非法展示招貼或海報情況更誇張,食環署在3年間年均移除近230萬張招貼或海報,但同期年均僅40宗檢控。
掃清灰色地帶  倡做好公眾教育

故此,政府作出多項初步修例建議,包括允許食署人員毋須經警方協助,便可移除阻街店舖的物品,及立即處理易腐壞的水果等,並可用攝錄機影像或影片作檢控。另為解決樓宇滲水、冷氣機滴水及垃圾屋等公共衞生妨擾問題,當局建議延長政府人員進入涉事單位調查時間至「早7晚10」,將拒絕政府人員依例入屋訂作違法行為。針對後巷等公眾地方堆積雜物,政府倡將「移除物品時限」縮短至30分鐘內等,以提升執法效率。

另本港上月底已實施首階段措施,包括上調環境衞生及店舖阻街罪行定額罰款,當中亂拋垃圾等罰款升至3000元。食環署職工權益工會主席區邦添指,自從罰款倍增後,前線反映多了「臨陣逃脫」個案,擔心次階段修例或令衝突加劇,未必有足夠人手處理,「食環署前線執法職系空缺率已達15%。」他認同修例可掃清灰色地帶,但公眾教育同樣重要,「法例修改再完美,如巿民不配合亦難做。」裝備方面,他指小販管理隊等職系已有隨身攝錄機,部門訊息指日後潔淨組在需要行動時亦可用,相信可提供更多保障。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凱欣指,因執法不能依賴外判,日後政府人員需求必增,倡現應開始招聘,「等諮詢完恐趕不及請人。」另因執法範圍擴大,她建議做好人員培訓,解決執法困難。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