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盟友約翰遜任眾院議長

2023-10-27 00:00

眾議院選出約翰遜(前)任議長,黨友群起鼓掌。
眾議院選出約翰遜(前)任議長,黨友群起鼓掌。

美國眾議院議長一職難產三周後,終於在周三選出前總統特朗普的忠實盟友約翰遜(Mike Johnson)接任議長。這名原本籍籍無名的保守強硬派政客,較為人所知的,是曾發起推翻2020年大選結果的法律戰。約翰遜上任議長的第一件事,便是把支持以色列的決議案(不具約束力)交付表決,結果眾議院大比數通過,反映國會傳統上對這個猶太國家的強烈支持。

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先前未能選出議長,在群龍無首下,以致無法回應中東危機。周三,約翰遜獲得220名共和黨議員的全票支持,民主黨議長候選人杰弗里斯獲209名民主黨議員全票支持,約翰遜得票數過半,當選眾議院議長(國家第三號人物),結束眾議院長達22天的癱瘓狀態。

自10月3日共和黨籍議長麥卡錫因黨內右翼保守派反對而遭罷免以來,共和黨人先後提名眾議院多數黨領袖斯卡利斯、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喬丹、眾議院多數黨黨鞭埃默為議長候選人,但他們都因未能獲得足夠黨內支持而退出競選或者敗選。

外界陌生的約翰遜51歲,憲法律師出身。他出生於路易斯安那州,被灌輸形塑信仰、家庭意識的堅定南方價值觀。他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取得商學學士學位,之後攻讀法律。2015年,他當選路易斯安那州參議員,2016年轉戰聯邦眾議院,壓倒性勝選。
曾發起2020年大選結果上訴

他是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曾發起一場由126名眾議院共和黨人聯署的上訴,要求最高法院推翻特朗普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敗選州的選舉結果,以失敗告終。

反對墮胎、同性婚姻及援助烏克蘭,力倡嚴格控管移民。《紐約時報》指出,約翰遜師承「導師」喬丹的極端保守意識形態,只不過沒有像喬登般鮮明的對抗形像或強硬風格。共和黨最後讓極右派的約翰遜出線,體現特朗普在共和黨內的巨大影響力。

 約翰遜在就任議長後,交付全院表決的第一個法案,是「支持我們親愛的盟友以色列」。這項不具約束力的議案重申美國對以色列的承諾,呼籲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立即停止攻擊,並釋放所有人質。

民主黨有9人投反對票,當中一些人稱這並未解決巴勒斯坦人喪生的問題。決議案稱眾議院支持以色列自衛、抗擊哈馬斯等恐怖分子發動的野蠻戰爭。

約翰遜被指資歷淺,缺乏領導經驗。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馬偉表示,作為美國140年以來從政經驗最少的眾議長,約翰遜的當選表明共和黨內部仍然分歧巨大,最終只能選出一個相對「透明」的、不那麼有影響力的議長,以滿足黨內各方的訴求。

這位新議長面臨連串逼切的立法議題,其中一項就是確保臨時預算案11月17日到期後,政府不至斷炊。約翰遜提議推動一項有效期到明年1月15日或4月15日的臨時支出措施。

約翰遜是國會台灣連線成員,曾表示若北京攻打台灣,美國應該做好準備。他也是2021年「台灣國際團結法案」與其他挺台法案連署人。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