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為夜經濟拆牆鬆綁 升騰城市煙火氣
2023-10-18 00:00特區政府近日推出「香港夜繽紛」,透過一連串的活動和優惠,帶動夜出行,刺激夜消費,啟動夜經濟,恰逢國慶和中秋節,以及杭州亞運會,煙花表演時隔5年再次綻放,灣仔、觀塘及西環舉辦的海濱夜市均人頭湧湧,令市民和旅客都體會到香港「不夜城」的魅力。
然而,煙花和夜市雖有助人流和消費,但終究是曇花一現,「賣多幾粒燒賣魚蛋」對於提振整體經濟的作用有限。事實上,「香港夜繽紛」活動,是香港尋回夜經濟煙火氣,邁向經濟復常的重要一步,最關鍵還是要改變市民持續3年疫情形成的「宅經濟」習慣和消費模式,以及塑造吸引旅客的特色城市遊玩新體驗。
營造友善經營環境 夜市恆常化
自香港與內地通關,進入後疫情時代,今年7月至8月中旬,合共有超過720萬人次的香港居民北上珠深及鄰近地區,而南下來港的旅客只有533萬人次,出現187萬出入境旅客的人次差距;前往深圳等大灣區內地城市短途旅遊的現象則最為普遍,甚至出現了「反向代購」,把於深圳等地購買商品帶回香港。
究其原因是大灣區內地城市與香港「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其消費物價在當前港元走強的勢頭下尤具吸引力,再加上部分地區已形成較成熟的夜生活模式,如擁有大量港風元素和港式美食的深圳夜市,自然容易受到較多香港市民的青睞與選擇,難免分流掉一部分本來在港消費的客源群體。
香港本地由於3年疫情,許多餐廳和商場都因為市民消費模式的變化,而選擇早早關門,不少酒吧則撐不過疫情的寒冬而倒閉結業,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赴港旅客過夜遊玩的熱情。資料顯示,2023年上半年赴港過夜旅客人數約為650萬,與2019年同期近1500萬人次的峰值相比下降了56%,特別是本次國慶煙花表演過後,灣仔和尖沙咀附近有大批旅遊巴接載遊客返回內地,沒有選擇在港過夜,無法在本地形成持續的消費力,出現了部分「旺丁不旺財」的現象。
目前,香港社會對於搞活夜經濟有很大的期待,筆者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推動夜經濟的發展。一是制度上的拆牆鬆綁,營造友善經營環境。香港過去也有燈紅酒綠的夜市,街頭小販、大排檔、霓虹招牌等特色元素之所以日漸式微,是因為政府在加強市容管理的過程中逐步將其取締淘汰。政府要想搞活夜經濟,就必須在舉辦墟市的地點,適當在噪音、衞生等方面的規定進行拆牆鬆綁,將部分海濱夜市恆常化,鼓勵和資助大型商場、餐廳延長營業時間,為夜經濟的發展打好基礎。
完善交通配套 打造光影盛宴
二是完善交通配套,吸引內地旅客。近期深圳為便利港人消費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例如免費由深圳灣口岸始發的「南山消費文旅專線」、旅遊消費券、港澳遊客消費地圖、深圳優勢產品消費指南等,受到港人歡迎。特區政府亦可借鑒相關經驗,針對遊客推出「跨境文旅直通巴」,免費接載內地遊客,從口岸到各大旅遊熱點和商圈,並提供公共運輸轉乘優惠,定向消費券等措施,從而吸引更多遊客來港消費體驗夜生活。
三是打造光影盛宴,塑造嶺南特色夜生活體驗。建議內地政府可聯同港府打造獨具嶺南特色夜經濟旅遊目的地,例如在西九文化區、觀塘海濱花園、西貢海濱長廊、中環海濱活動空間,在夜間透過多媒體形式,打造光影盛宴,並引入港潮文創、奶茶經濟、街頭表演等夜市元素,宣傳中西薈萃的嶺南文化,打造維港新熱門「打卡」地,讓市民遊客感受城市夜間魅力。
徐莉
港區人大代表
九龍社團聯會理事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