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研女性就業獲經濟諾獎

2023-10-10 00:00

戈爾丁得悉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周一在麻省劍橋的家中受訪。
戈爾丁得悉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周一在麻省劍橋的家中受訪。

瑞典皇家科學院昨日宣布,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戈爾丁(Claudia Goldin),以表彰她在女性勞動力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包括發現了勞動力市場性別差異(薪酬、就業的性別差異)的關鍵驅動因素。她證明,避孕藥的使用,為女性的職業規劃提供了新機會。戈爾丁是第三位獲得此獎的女性。
皇家科學院發聲明說,現年77歲的戈爾丁發現了勞動力市場性別差異的關鍵驅動因素,她的研究成果「增進了我們對女性勞動力市場結果的理解」。戈爾丁首次全面介紹了幾個世紀以來女性收入和勞動力市場參與情況,她的研究揭示了變化原因以及仍有的性別差距的主要根源。聲明指出,在全球範圍內,約有50%的女性參與勞動力市場,而男性勞動者的比例則有80%,但女性的收入較低,且不太可能達到職業階梯的頂端。
全球約50%女性投入職場

戈爾丁搜集了美國200多年來的檔案數據,證明了收入和就業率的性別差異,是如何及為何會隨着時間推移而變化。其研究表明,在整個200多年裏,女性參與勞動力市場的趨勢並沒有上升,而是形成了一個U形曲線。19世紀初,隨着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已婚婦女參與程度有所下降,但隨着20世紀初服務業的發展,已婚婦女參與程度開始增加。戈爾丁將這種模式解釋為結構性變化和關於女性對家庭責任的社會規範不斷演變的結果。她發現,在20世紀,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如今在大多數高收入國家,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大大高於男性。她證明,避孕藥的使用在加速這場革命性變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為女性的職業規劃提供了新機會。

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委會主席斯文松說,了解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中的角色對社會很重要:「得益於戈爾丁的開創性研究,我們現在對潛在因素以及未來可能需要解決的障礙有了更多了解。」科學院常任秘書埃勒格倫說,他此前已與戈爾丁取得聯繫,她對獲獎的反應是「驚訝且非常高興」。

戈爾丁1946年出生於於紐約,72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是哈佛經濟系史上第一位女性終身教授。今年的諾貝爾獎金為1100萬瑞典克朗(約784萬港元)。在諾貝爾系列獎項中,經濟學獎並非依照已故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設立,而是由瑞典國家銀行1968年創立,獎金由瑞典國家銀行支出。戈爾丁是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也是第一個單獨獲獎的女性。 

台灣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教授單驥直言,女性勞動市場是「非常重要而迷人的問題」,樂見此研究領域受到重視。單驥指出,由於女性投入勞動市場並非必然結果,背後有着許多經濟、家庭、教育甚至稅務等因素,這當中隱含着這類經濟、社會議題,存在很多變數及探討空間。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