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癌先導項目 針灸紓緩副作用

2023-09-27 00:00

左起:瑪嘉烈醫院腫瘤科顧問醫生林美瑩、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中醫)黃巧雲、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葵青區)中醫服務主任陳啟賢。
左起:瑪嘉烈醫院腫瘤科顧問醫生林美瑩、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中醫)黃巧雲、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葵青區)中醫服務主任陳啟賢。

公院近年致力推行中西醫協作,除痛症、中風和癌症紓緩治療外,醫管局昨公布推出全新「癌症治療先導項目」,冀提早在癌症治療期以中醫針灸,紓緩及預防因化療或電療引起的常見副作用,包括口腔乾燥症、周圍神經麻痺及胃腸道不適等。瑪嘉烈醫院作為先行醫院,本月已推出服務,有4名病人參與,冀一年會有千名病人受惠,佔院內腫瘤科病人約十分一;屯門醫院緊接下月推出服務,病人可在指定日間治療中心和中醫診所接受治療,每人每次只需120元,綜援患者費用全免。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中醫)黃巧雲指,過去癌症紓緩治療針對晚期病患,今次首度在癌症治療期間安排中醫介入,冀及早改善病人生活質素。她指將同步作臨床療效研究,冀推行1、2年後獲得更多實證,以便日後推廣至其他聯網。
望減低化療後手指麻痺等症狀

仁濟醫院—浸大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葵青區)中醫服務主任陳啟賢指,癌症治療所用藥物易引起周圍神經病變,針灸長遠可望減低化療後出現手指麻痺、無法扣衫鈕等問題機會,且可即時緩解嘔心等副作用。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顧問醫生林美瑩指,中西醫會一同評估院內正接受或計劃做癌症治療病人,如發現他們有較高機會出現化療及電療副作用,且凝血功能等客觀指數無礙,便會邀請患者參與服務,過程全屬自願,不會影響病人院內原有治療方案。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