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稅跌3成稅局少收300億

2023-05-03 00:00

稅務局昨日舉行記者會,介紹填報2022/23年度稅表事宜並簡報稅收情況。
稅務局昨日舉行記者會,介紹填報2022/23年度稅表事宜並簡報稅收情況。

(星島日報報道)今年的「綠色炸彈」來得早過往年,稅務局昨日舉行記者會介紹填報2022/23年度稅表事宜並簡報稅收情況。2022/23年度稅務局整體稅收約3602億元,較上年減少5%,約183億元,主要原因是印花稅大跌3成至近700億元,少收近300億元。利得稅及薪俸稅稅收則有所增加,利得稅稅收為1742億元,較上年度增加4%,約69億元;薪俸稅則增加5%或約39億元,至795億元。
剛結束的22/23課稅年度,稅務局估算總稅收約3602億元,較對上一個年度少收183億元,跌幅5%,原因是印花稅收大跌,只有近700億元,較上年度少30%,物業稅亦跌4%。稅務局局長譚大鵬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因樓市情況不太活躍,交投方面或樓價方面比之前都不太理想。股票市場如果相對上一年,並不是太蓬勃或太暢旺,所以整體印花稅稅收入比上一年下跌很多。
240萬張報稅表即日起派發

至於其他稅收則有增加,令總稅收跌幅收窄。利得稅、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及博彩稅增加2%至5%,其中利得稅佔稅收一半,約有1742億元。市民亦將陸續收到報稅表,稅務局即日起派發240萬張個人報稅表,包括約60份電子報稅表和約180萬份紙質報稅表。發出報稅表的總數在過去3年呈下跌趨勢,較19/20年度的高峰少37萬張。被問到是否因為多了人移民,譚大鵬就表示少派報稅表未必影響稅收。

他指,報稅表出少了不一定代表稅收減少或納稅人數目減少,要交稅的人數、納稅人的人數在2021至22年度有95.3萬人,較之前一年91.5萬人反而多了一些。至於長遠會否擔心影響稅收,他就指離開香港的情況似乎有所穩定,要看看長遠發展是如何。他又說,發出報稅表的數目有下降趨勢,可能有不同原因,例如某位報稅人連續幾年不用交稅,當局便不會再向其發出報稅表。而受經濟影響,部分人的收入下跌,加上有稅務寬減,所以有部分人可能跌出稅網。

至於離港清稅的數字方面,譚大鵬說,2022至23年度約有56100宗,2021至22年度約56500宗,數字相當接近,又說只要離開香港超過1個月就要清稅,納稅人亦未必會交代原因,除了移民外,亦可能有人來港工作後離港而要清稅,或往外國讀書等。

他表示,《2023年稅務(修訂)(子女免稅額及稅務寬免)條例草案》已獲立法會通過,落實政府在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的兩項建議,包括寬減2022/23課稅年度百分之百的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每宗個案以6000元為上限;以及由2023/24課稅年度起,增加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下的子女基本免稅額及每名子女於出生課稅年度的額外免稅額,由現時的120000元增至130000元。納稅人只需如常填報課稅年度報稅表,有關寬減將會在評稅中反映。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