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公布業績 59公司停牌

2023-04-04 00:00

港交所表示,共59家公司因未能公布經核數師同意的全年業績而需停牌。
港交所表示,共59家公司因未能公布經核數師同意的全年業績而需停牌。

(星島日報報道)上市公司截至去年12月底年度業績公布限期已過,港交所(388)表示,有59家公司因未能公布經核數師同意的全年業績而需要停牌。據本報統計,內房板塊繼續是重災區,有10家已連續2年未能出清業績,距離除牌僅半年時間;亦有7家加入「交白卷」大軍而停牌。有核數師指,業界審核工作仍觀望內房債務重組進展,但近期已見曙光,估計大多數可以走出困境。 
上市公司須於3月31日前發布截至2022年底止的業績,否則需要停牌,並遵從復牌指引。目前至少17家內房企業逾期未出業績,如計及物管與相關公司,則多達25隻股份,當中大部分已在去年無法刊發2021年度業績而停牌至今,另有7家是「新血」,包括恒達集團(3616)、滙景(9968)、佳源國際(2768)及祥生(2599)等股份須停牌。
僅佳兆業榮萬家復牌

根據《上市規則》,如股份連續18個月停牌便須退市,而多數內房股已接獲聯交所要求,須於今年9月底前滿足復牌條件,包括出業績、證明有足夠業務支持運作、向市場發布重要資料等,意味距離「大限」只得6個月時間。

值得留意的是,融創中國(1918)已刊發2021年及2022年度經審核業績,不在是次「交白卷」名單中,他與恒大近期亦發表境外債務重組重大進展。在去年無法刊發業績的內房股中,目前只得佳兆業(1638)及榮萬家(2146)出齊所有業績,成功復牌。

港交所表示,在財政年度截至12月底的1883家香港上市公司中,有59家公司因未能公布經核數師同意的全年業績而需要停牌。該交易所續指,會致力維持公平和有序市場,繼續監察市場情況,以及與相關發行人保持溝通,確保他們符合《上市規則》規定,並盡可能縮短停牌時間。

根據過往紀錄,2022年同期有32家公司未能公布經核數師同意的全年業績而需要停牌,2021年則有57家。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有很多原因引致公司未能及時公布業績,故不能一概而論有關情況是否惡化,又提及今年沒有新會計準則推出,所以核數部分不是大挑戰。他指出,去年底中國經濟仍受疫情影響,公司在營運、業績及資金流方面或遇到問題。
業界觀望債務重組方案

信永中和管理合夥人盧華基相信,停牌多時的內房公司至今未刊發業績,主要是業界仍在觀望內房債務重組方案,倘若重組結果令人滿意,核數師審計意見亦將趨向正面,「大家都爭取緊未來半年,有較清晰重組計畫落實」。不過他指,自去年底以來已見曙光,因內地推出一系列拯救措施,又向市場釋放穩定信號,目前內房企業銷售情況大大改善,與債權人商討餘地亦大增,正持續降低清盤風險。他提及,即使有內房企在9月底的「大限」仍未及時完成所有重組程序,其亦可透過與上市委員會及上市上訴委員會的覆核程序,延長處理程序避免退市下場,「如果公司都有曙光,交易所都應該歡迎」。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