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車有盲點 三招減意外

2023-01-02 00:00

本港去年發生多宗涉及田螺車的致命交通意外。
本港去年發生多宗涉及田螺車的致命交通意外。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去年發生多宗涉及田螺車的致命交通意外,惹起公眾關注田螺車的駕駛安全問題。香港建築業物料聯會分析該三宗意外後,發現都有一個共通點——與轉左彎有關。另外聯會計畫要求年滿六十歲的司機進行身體檢查,並由醫生發出適合駕駛證明,又考慮逐漸減少聘用外判司機,冀減少道路意外。
香港建築業物料聯會分析去年發生的三宗田螺車交通意外,提出「三招」應對。聯會行政總裁寗漢崇留意到,去年田螺車交通意外增加,或與司機希望「博轉數」,以增加收入有關。
倒後鏡看不到整個路面

他指,三宗田螺車意外,共通點都是與轉左彎有關,故近日發出指引,要求司機轉左彎時須格外留神,「田螺車車身較高和較長,對司機而言,有不少駕駛盲點,倒後鏡亦看不到整個路面情況,轉左轉右皆危險。」針對車輛左後方的盲點尤其高危,途人稍有不慎有機會被輾入車底,故呼籲市民盡量不要走近田螺車左後方,不論是途人,還是踏單車者,也不能大安旨意,以為司機會見到你,當司機見到你,可能已來不及煞車。

針對現時田螺車司機的平均年齡是六十五歲,年紀偏大,聯會計畫要求每當司機年屆六十歲時,就要接受身體檢查,檢驗是否有眼疾、糖尿病等,也要醫生發出「適合駕駛」證明,確保他們的身體情況是適合駕駛。

他坦言,建築地盤一旦發生意外,出事工人數目是在可控制範圍內,但田螺車一旦遇上交通意外,卻有機會傷及途人,因此要求年屆六十歲的司機驗身是有必要。

他亦表示,混凝土車司機主要分為三類別,八成田螺車由混凝土廠房自行擁有,該批司機平均月入四萬至五萬元,約一成是自僱方式聘用,月入可能只有二萬至三萬元,餘下一成屬於外判司機。他坦言,聯會留意到,最近有一宗意外是涉及外判司機,而近年涉及外判司機的意外率也較高;即使聯會制定安全守則或指引,外判司機也不會理會,因此考慮逐漸減少聘用外判司機,只是聘請混凝土廠房轄下或以自僱司機。
逐漸減少聘用外判司機

寗漢崇認為,連串車意外背後,揭示本港田螺車司機嚴重不足的問題。他說,本港廠房每年可以生產九百萬立方米混凝土,但由於司機不足,去年僅生產七百二十立方米,供應鏈變得十分緊張。他說,當局銳意加快建屋,希望做到提速、提量、提質、提效,「但若車輛不足,司機不足,甚麼也提不到,而在提速、提量背後,容易引伸安全問題,冀當局重視當中的樽頸問題。」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