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劍橋詞典「男人」「女人」改定義 多加呢句令網民鬧爆

2022-12-15 00:00

爭議|劍橋詞典「男人」「女人」改定義 多加呢句令鄉民鬧爆
爭議|劍橋詞典「男人」「女人」改定義 多加呢句令鄉民鬧爆

劍橋詞典網路版更新了男人(man)和女人(woman)二詞定義,增加一條註釋,囊括生理性別(sex)和社會性別(gender)不同的族群,未料引發網友正反論戰。支持者肯定多元包容的價值,反對者批評這是背棄真相的行為。
劍橋詞典網路版的英英翻譯頁面上,男人和女人定義新增了「一個以男性(女性)身分生活及自我認同的成人,儘管他們(她們)出生時的性別可能不同」,例句甚至使用跨性案例,「馬克是一名跨性別男性」、「她是第一位被選為國家官員的跨性別女性」。

劍橋詞典更新了男人(man)一詞的定義。
劍橋詞典更新了男人(man)一詞的定義。
劍橋詞典網路版也使用跨性別為案例造句。
劍橋詞典網路版也使用跨性別為案例造句。

目前尚不清楚劍橋詞典更新定義的確切時間,但根據Google搜尋引擎,今年3月女人一詞的定義仍為「一位人類成年女性」,而該頁面上周曾經更新。

《紐約郵報》等外媒寫道,上述二詞先前的定義反映了過時的性別觀點,著重兩性的生理構造及繁殖能力,也假設生理性別及社會性別認同總是相互關聯。事實上,今年7月韋氏詞典(Merriam-Webster)也把女人的定義加上第2條註釋,也就是「具有與男性相反性別認同者」,暗示性別具可塑性,且與生理性別沒有直接關連。

劍橋詞典的改變引來正反兩極的評價。
劍橋詞典的改變引來正反兩極的評價。

劍橋詞典的調整被許多社群媒體用戶盛讚開明且與時俱進,但也招致不少批評。美國右翼新聞網站《每日來電》評論員魯克(Mary Rooke)抨擊,劍橋詞典編輯群正在「抹除女性」、是「他X的真相叛徒」。雜誌《國家評論》作家麥勞夫林(Dan McLaughin)提及喬治歐威爾的反烏托邦小說《1984》,形容此舉與進步背道而馳。

本文獲「ETtoday」授權轉載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