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化學三傑奪諾獎 應用於提升癌症藥物

2022-10-06 00:00

今屆諾貝爾化學獎由丹麥學者梅爾達爾(圖)、美國學者貝爾托齊和沙普利斯共享殊榮。
今屆諾貝爾化學獎由丹麥學者梅爾達爾(圖)、美國學者貝爾托齊和沙普利斯共享殊榮。

(星島日報報道)瑞典皇家科學院昨日宣布,把今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貝爾托齊、沙普利斯和丹麥科學家梅爾達爾,以表彰他們在發展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方面的貢獻。他們的研究成果被應用於藥物研發,包括提升癌症藥物的靶向性。其中沙普利斯是第二度獲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新聞公報中說,沙普利斯(Barry Sharpless,八十一歲)和梅爾達爾(Morten Meldal,六十八歲)的研究成果為點擊化學奠定了基礎;貝爾托齊(Carolyn Bertozzi,五十五歲)則將點擊化學帶到一個全新維度,將其應用在生物體中,她開發的生物正交反應實現了多種應用,包括幫助開發更有針對性的癌症療法等。
「化學很神奇  簡單答案最好」

公報說,長期以來,化學家們總想構建愈來愈複雜的分子。在藥物研究中,這通常涉及人工構建具有藥用特性的天然分子,但這通常耗時較長且成本高昂。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反應把化學帶入了「功能主義時代」。獲獎者們的研究成果在全球範圍內被用於探索細胞和跟蹤生物過程,研究人員通過使用生物正交反應提升了癌症藥物的靶向性。諾貝爾化學委員會主席奧奎斯特說:「今年的化學獎不是關於應對過於複雜的問題,而是用容易和簡單的方法處理問題。」頒獎詞說:「化學的作用很神奇,有時候簡單的答案是最好的。」

公報說,點擊化學「是一種優雅且有效率的化學反應,如今已被廣為應用⋯⋯應用於藥物開發、繪製DNA圖譜,以及用於創造更符合用途的材料。」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這個名詞,最早在二○○一年由同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沙普利斯提出,如點擊一下滑鼠一般的動作,就完成了一個化學反應。這個名詞的概念是將兩種有機小分子快速且有效的接上,能夠使碳原子與雜原子間高產率的形成新的鍵結,同時只有極少的副產物生成。

台灣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副所長陳榮傑說,得獎者的研究成果將化學分子連結到細胞,且可在水中進行,不像一般要在有機溶劑裏進行,並很快地取得反應資訊,可應用到醫藥等領域。台灣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陳建添說,沙普利斯會鼓勵年輕人做研究不要好高騖遠,鎖定有興趣的東西深入了解,不要只做表面,這是他比較成功的地方,五年前就已被預測他會再次得獎。

貝爾托齊一九六六年出生於美國,現任史丹福大學教授;沙普利斯一九四一年生於美國,現就職於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曾獲二○○一年諾貝爾化學獎;梅爾達爾一九五四年生於丹麥,現任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教授。三名科學家將平分一千萬瑞典克朗(約七百一四十萬港元)獎金。今年諾貝爾獎於本周一至下周一陸續公布,今日會公布文學獎得主。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