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成康復童「長新冠」纏身

2022-09-11 00:00

本港新冠疫情持續,確診數字連日在萬宗附近徘徊。中通社
本港新冠疫情持續,確診數字連日在萬宗附近徘徊。中通社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昨日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本港新增九千七百八十七宗確診個案,另新增八宗死亡個案,最年輕死者僅二十一歲。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表示,不乏染疫兒童出現嘶哮症、腦炎等重症,約兩成康復兒童出現長新冠症狀,更有出現精神錯亂等,呼籲家長帶子女接種疫苗。
疫情記者會上,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截至昨日零時,本港新增九千七百八十七宗確診個案,包括九千六百零二宗本地確診個案及一百八十五宗輸入個案,再多八宗死亡個案,年齡介乎二十一至九十九歲。昨日十六所學校、共十七個別班級需要停課一星期,南區South Island School再有三個班級爆疫,但相信並無直接關聯。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牀服務)李立業指出,該名二十一歲死者有長期病患,九月七日快測陽性後翌日入院,因其X光有明顯肺花及肺炎,且無接種疫苗,相信為新冠肺炎併發呼吸系統衰竭引起死亡。
新增9787確診  21歲青年亡

關日華指出,近日染疫人士包括很多兒童,部分人出現嘶哮症和急性腦炎等重症,約兩成曾確診的兒童出現「長新冠」症狀,有康復者出現嚴重濕疹、脫髮等情況,更出現不同的精神及心理問題。他說,根據臨牀個案,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兒童,染疫後即使需要住院,時間也不長,變重症的機會不高;反之,受感染後變重症的風險卻高得多,呼籲家長應帶子女接種疫苗。他又提醒,兒童康復者日後仍需接種足夠針數的疫苗以提高抗體水平,因感染後產生的抗體只能維持兩至四個月,日後仍有機會再受感染。關日華並提到,兩成曾確診的兒童出現「長新冠」徵狀;但若有接種疫苗,可降低「長新冠」出現機會及症狀持續時間。
高拔陛中秋訪醫院送祝福

恰逢中秋佳節,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陛到訪不同醫院「送祝福」,表示「一老一少」的防疫防護是當下抗疫的關鍵。為了更好地應對疫情,同時避免公營醫療系統及前綫醫護承受龐大壓力,醫管局已着力調動人手、調整服務及積極加強與私家醫院的協作及聯繫。他呼籲大家在過節「不要鬆懈」,盡量避免跨家庭聚會,同時提醒親友盡快接種疫苗。張竹君亦在記者會中祝大家中秋快樂,並建議如需參加跨家庭聚會,可先進行快測,若有病徵,即使快測呈陰性亦應避免參與聚會。她說,難以預料確診個案在節日後會否上升,但直言「希望盡量唔好」。

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柏賢在社交媒體中提出,政府應重新檢視醫院管理局的入院和出院標準,研究已經轉為陰性、因自身病患留院的病人,是否應該剔除計算在住院人數中,強調要「精準抗疫」,以評估醫療服務負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