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復見明月 食肆生意多4倍

2022-09-11 00:00

佐敦谷水道花園設置巨型月亮予市民觀賞,母女也趁機把握親子時光。
佐敦谷水道花園設置巨型月亮予市民觀賞,母女也趁機把握親子時光。

(星島日報報道)疫情雖然嚴峻,但昨日適逢中秋佳節,不少市民一家大小外出歡度節日,多區舉辦的綵燈展、花燈節都布滿前來打卡的人潮,極具節日氣氛。中國人民以食為先,佳節當前當然要大快朵頤,不少市民一早到街市買餸,準備晚上自己下廚,留家做節。海鮮檔檔主指生意比平時多四至五成。酒樓食肆的生意也不差,昨日的營業額比平時多三、四倍,與去年中秋節相比也多了一至兩成。
昨晨各區多個街市都有不少市民前來買餸,人流明顯比平時多。在街市中,除了應節的楊桃、水晶梨等水果,海鮮就最受歡迎。在荃灣楊屋道街市,人潮洶湧,海鮮檔通道幾乎難以走動,即使是二百四十元一斤的龍蝦、三百元一斤的蟶子都有捧場客。

有街坊表示,街市物價比平時貴起碼四成,尤其是海上鮮,一條魚可能就要七百多元,但他認為價錢仍在合理範圍,最重要是一家團圓,健康過節。有街坊買了十多隻蟶子需要八百多元,平時買二百多元的蟹,昨天漲價到四百多元。
在家過節買多些餸

有海鮮檔檔主表示,生意比平時多四至五成,亦因應過節增加四至五成進貨量,認為消費券有助刺激生意。雞檔檔主表示,生意比平時好,已增加一成貨量。另有海鮮檔職員指即使疫情升溫,但覺得市民做節氣氛沒變,對生意額有信心。

有市民表示,因家中有長者,擔心外出用餐有感染風險,故在家中過節,比平時多買些餸,但認為分期派發的消費券無助刺激消費。有市民一向習慣在家中做節,因為只打算與同住家人慶祝節日,不擔心聚餐會增加染病風險。有市民表示會跟隨政府指引,八人聚餐前,每人都會先做快速檢測。也有市民因疫情減少聚餐人數,以往至少十二人一起慶祝中秋,今年則減少至三人。

除留在家中做節,不少市民也會到酒樓聚餐吃飯,早上已有不少人相聚飲茶,夜晚則有一家大小到酒樓吃飯慶祝,也有市民三代同堂共度中秋,酒樓食客比平日多,但在防疫限制下,最多只能八人一枱用膳。

香港餐飲管理協會會長楊位醒表示,昨日酒樓的生意比平時多三四倍左右,與去年中秋節相比,生意則多了一至兩成。他坦言,酒樓的整體生意比不上疫情前的中秋節,今年大多數酒樓只做到一輪晚市生意,但疫情前的中秋則可能會有兩至三輪。

旺角倫敦大酒樓副總經理蘇萬誠表示,酒樓昨日的生意較以往差,飲早茶的人數比平時少兩成左右,晚市的生意額大約只是去年的六至七成。他估計,或因近日疫情嚴峻及政府呼籲減少跨家庭聚會等原因,導致客人數量不如預期,而分階段派發的消費券亦無助刺激消費。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