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放寬海外入境檢疫助經濟恢復

2022-08-15 00:00

日前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由八月十二日起,放寬由海外和台灣經機場入境抵港人士的入境隔離安排,把原來的七天酒店檢疫縮減至三天,隨後的四天為居家醫學監察。行政長官還宣布屆時會同步推出安心出行實名制和「紅、黃、綠」三色健康碼,確診者會得到「紅碼」,而從海外抵港的非確診人士會有一個「黃碼」,以控制風險,「內防擴散」和「外防輸入」。

筆者認為特區政府今次的決定有助香港與國際保持接軌,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和商貿中心地位,做到了順應民意,也回應了香港商界的訴求,因為維繫香港這個國際金融和商業樞紐地位,需要方便來自世界各地的金融和商界人士來港,藉此帶動本地經濟起步復甦,因此筆者絕對贊同和支持特區政府這個「3+4」的新措施。

行政長官李家超同時也強調,儘管今次放寬入境隔離措施是有限度的,但絕非是「躺平」,全港依舊抓緊防疫控疫工作,避免新一波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事實上,近期本港每日的確診個案徘徊四千多宗,顯示疫情並未完全受控,防疫抗疫工作仍需高度警惕。筆者贊同特區政府推出的這項「3+4」安排,確實於維持香港經濟活力和防疫控疫工作之間靈巧地取得了平衡。

這兩年來,香港社會飽受疫情衝擊,經濟及民生受到重創。踏入今年,在加息壓力、俄烏衝突和能源價格持續上升的陰霾下,環球經濟表現疲乏。高度外向開放型的香港經濟體系自然顯得脆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月初已把香港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百分之二至三點五調低至百分之一至二。筆者憂慮,如果外圍經濟繼續疲弱,剛剛實施的放寬海外人士和商務旅客入境措施,對香港經濟所帶來的正面影響也難以長時間對抗。

筆者認為,長遠而言,香港始終需要盡早與內地通關才能夠真正做到振興本地經濟,因為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香港享有近水樓台之優勢,只要加快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勢必取得豐碩成果,香港與內地不僅在商貿往來方面非常頻繁,在社會民生交往方面,也十分密切。有不少港人都有內地親人,也有不少港人長期在內地工作,每逢假日周末便會返港,因此與內地全面通關是有逼切性。為此,自二一年九月開始,香港實施「回港易」、「來港易」計畫,對於廣東省以及澳門地區的人士,只要在進入香港前十四天內沒有到過內地其他地方,就可以申請「回港易」或「來港易」,入境後豁免隔離,希望爭取盡早實現與內地通關。因此,筆者期待香港與國際社會恢復正常通關之餘,也能夠與內地全面通關,從而重振經濟,實現港人期望。
朱鼎健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