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制訂青年發展政策 盼民青局開創新篇章
2022-07-13 00:00今年七月一日,除了慶祝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也是新一屆政府管治班子上場的日子,其中我最關心的是獲重組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事實上,亞洲不少地方都有專責青年事務的政府部門,例如馬來西亞的青年及體育部、澳門的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新加坡的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台灣各縣市的青年局等。本港新增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反映政府重視青年議題。但除了在架構上明確角色和定位,當局還需制訂長遠而全面的青年發展政策,才能協助年輕人發揮所長。
大馬委任青年部長推動政策
隨着各地旅遊限制放寬,上月我前往馬來西亞探訪朋友,也順道了解該國的青年政策。當地的青年及體育部於一八年有一個重大的轉變──委任當年二十六歲的賽沙迪.賽阿都拉曼為青年及體育部長。他在位期間落實把投票法定年齡從二十一歲降低至十八歲,確保青年的聲音獲得重視,讓他們更多參與建立國家的過程。
賽沙迪另一個重要的政策是由政府牽頭、企業配合和支持的「The Yellow Ribbon Project」,協助從監獄或戒毒改造中心重獲自由的人返回社會,為高風險或有前科的青年提供就業機會。當地還有多項針對不同青年組別的工作就業計畫,例如支援運動員的「職業和教育計畫」,以協助他們退役後有更好的前景和就業機會;同時亦有「全國學徒計畫」,與企業合作為青年提供學徒實習以至獲聘任的機會。
這次旅遊我趁機與好朋友──馬來西亞青年及體育部的前特務官員伍玥瑩聚舊及取經。當地很多報章曾經報道其成長背景,她也曾在不少場合分享過由一名邊青走到成為國家官員的經歷。她在大學畢業後從一名社工輾轉加入了政府,主力推動青年政策,並且在任內致力推行「青年啟迪計畫」,於校內外透過Super Skill for Life的方法,幫助邊青重新融入社會。計畫在一九年八月試行,約兩個月後已幫助七百名邊青重投社會,算是一個很好的起步點。馬來西亞的官員身體力行幫助邊青,着實令人鼓舞。
青年工作從來都是知易行難,伍玥瑩坦言聽過有些成年人表示很難跟青年合作,最大的問題是前者缺乏尊重。她舉了一個例子,最近有位教授希望她幫忙招攬義工,在討論過程中,卻發現教授只是把年輕人當成廉價勞工。因此她很氣憤,反問成年人要求年輕人付出心力,但他們又有甚麼作為回報呢?
打破困局 帶來機遇
放眼香港,政府不但重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行政長官李家超更於競選期間提出制訂整體的青年政策和青年發展藍圖,以協助年輕人向上流。這方面可參考MWYO於早前發表的《香港青年發展藍圖》,其研究範疇包括身心健康、教育、工作、公民參與、居住及社會關係重建,藉此提供更清晰的願景和政策目標,團結社會各界在共同基礎上展開更完善的青年工作。
這六個策略性範疇乃借鑑一五年聯合國《二○三○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訂的十七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亦因應香港的特殊政治情況而加入了公民參與及社會關係重建。自一六年起,各國政府都開始將以上發展目標納入法律體系,制訂執行的計畫及預算。中國政府近年也積極參考這些目標,並將青年視為政策的重要持份者及參與者。
我期望在麥美娟局長的帶領下,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可提出長遠而涵蓋各方面的青年發展藍圖,並聯合不同持份者建立能讓青年發光發亮的舞台。當局必須從打破困局和帶來機遇兩方面回應青年需求,最終讓他們身心得以健康發展、具備多元的知識和技能、在良好的創業和就業環境下施展才華、獲得有效參與公共事務的途徑、尋找到理想的居住空間,以及與社會各界修補關係。
葉維昌
MWYO青年辦公室營運總監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