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新盤上月錄2412宗升約15%

2022-07-12 00:00

發展商減價推盤,吸引準買家入市,新盤成交量升價跌。
發展商減價推盤,吸引準買家入市,新盤成交量升價跌。

(星島日報報道)珠海近月以新盤市場成焦點,發展商求量不求價,提供各種優惠吸客,導致新盤成交量升價跌,上月新盤共錄2412宗,按月升約15.8%,價錢則按月微跌1.6%。業界指,預期發展商今年第三季積極減價搶功,樓價繼續輕微下降,新盤成交量卻有明顯增長。靠近大橋及口岸的區域較吸引港人查詢,望建立港珠澳生活圈。
美聯中國大灣區總部董事總經理林世昌指,珠海今年6月一手住宅成交量錄2412宗對比5月所錄得的2083宗,按月升約15.8%。平均成交價方面,6月每平方米報24538人民幣(折合呎價約2672港元),對比5月平均每平方米24941人民幣(折合呎價約2716港元),則按月下跌約1.6%。

主要原因為當地市場氣氛不俗,發展商於6月去貨意欲濃烈,導致月內供應增多,更提供不同的推盤優惠吸客。且銀行房貸利率於6月下調,令準買家入市門檻下降,均導致當地新盤成交出現量升價跌的趨勢。林世昌反映,現時當地一個樓盤發展周期約4年,時間其實偏長,故發展商推盤速度加快屬可理解的現象。
料第三季樓價稍跌

二手市場方面,今年5月二手住宅成交量報1629宗,對比4月的成交量1663宗輕微下跌約2%。而二手住宅的平均成交價約每平方米23464人民幣(折合呎價約2555港元),對比4月的平均成交價,每平方米23608人民幣(折合呎價約2571港元)亦稍微減少約0.6%。林世昌估計,新盤積極推售,實為二手市場帶來一定壓力,而且發展商提供不同類型的置業優惠,亦能不少二手市場準備買家轉投新盤市場,導致近期成交的價量俱減,惟因為市民入市意欲不俗,故跌幅不甚明顯。

林世昌預計,今年第三季發展商會繼續積極推盤,預計甚至會引起更大競爭。故有機會以更折讓的價錢推盤,樓價料仍有少量下行空間,一手成交量則有明顯增加,按月升幅隨時可達2至3成。近期以一些當地上車新盤單位較受歡迎,面積約80至100平方米(折合約861方呎至1076方呎),通常為2至3房戶型,售價介乎100萬至200餘萬人民幣,折合約117萬至234萬港幣。

二手方面,預料上述發展商推盤策略對二手業主亦會帶來影響。估計南灣及香州的樓價應該比較堅挺,始終位於市區,交通配套和地段都較優質,校網對一眾家庭客亦別具吸引力,故預期當區屋苑抗跌力不俗。
港買家查詢量增加

對於港人而言,普遍對通關感樂觀,導致近期港人查詢當地住宅的宗數有上升趨勢,其中以一些較接近口岸及港珠澳大橋的區域較受歡迎,建立港珠澳生活圈。

珊瑚有房灣區項目負責人劉華基就表示,全市成交量價按年齊跌。以地區劃分,珠海中以高新區價格相對堅挺,且以成交量約1670伙位列全市第四,與第三位的金灣也僅僅相差60伙。在全市各大板塊中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上漲態勢的只有金灣、唐家、橫琴、南灣、新香洲、吉大六大板塊。大環境下,高新區住宅均價微漲,房價表現較為堅挺。

最近珠海備案規則的調整及限購政策的放寬,一定程度上帶動住宅市場的熱度。惟目前政策帶來的市場效應力度仍然不及預期,隨疫情得到控制,居民收入預期相對穩定,市場購買能力會進一步釋放於2022年上半年。
約7成為投資客

中央多部門頻頻發聲,強調釋放合理住房需求,各地因城施策,從供需兩端不斷優化房地產調控政策,穩定市場預期。而備案規則的調整、房貸利率下調和區域限購鬆綁的適時推出,為珠海市場回暖提供動力。

劉華基指,現時香港人對當地物業一部分持觀望狀態,一部分趁住疫情期間市場低迷通過空轉果斷入手,最近隨大灣區疫情緩和,成交逐漸回暖,有更多港人通過網絡或電話查詢。通常傾向於金灣、唐家及橫琴區購買住宅。

其中橫琴目前在售住宅平均每平方米6.2萬人民幣(折合呎價約6752港元),按年升約24%;金灣住宅平均每平方米2.5萬(折合呎價約2720港元),按年跌約17%;至於唐家住宅平均每平方米3萬人民幣(折合呎價約3267港元),按年跌約6%。約7成港人於當地購入單位作投資之用,其餘約有3成買家則購入作自住之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