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香港環保事業的國際淵源

2022-06-20 00:00

「Stockholm+50」國際會議剛於本月二日至三日舉行。
「Stockholm+50」國際會議剛於本月二日至三日舉行。

五十年前,聯合國人類環境峰會於瑞典斯德哥爾摩首次舉行,會上通過《人類環境宣言》,鼓吹透過國際合作解決全球環境問題。長春社派出教育委員會主席魏志立神父(Father Harold Naylor)出席峰會,成為會上唯一的香港代表。為紀念是次世界環保運動里程碑,推廣永續發展和綠色生活,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瑞典政府剛於六月初舉行名為「Stockholm+50」國際會議。半個世紀以來的香港環保事業,與源於歐美的國際環保大潮關係密切。

一九六二年六月十六日,美國綜合雜誌《紐約客》(The New Yorker)開始分三期連載海洋生態學者雷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所著科普讀物《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該作品描述DDT等化學農藥對美國鄉郊生態影響,迅速成為全美暢銷書,不分政府和民間,敲響了美國以至全球的環保運動。一九七○年,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成立,兩年後DDT在全美被禁使用。雖然卡森的DDT有害論至今尚有爭議,但取締化學農藥已成全球趨勢。
研物理防治 避免使用農藥

香港亦是這股國際浪潮的一部分。一九六九年二月十一日,香港保護自然景物協會(Conservancy Association)成立,是香港最早成立的本地環保團體,兩年後易名長春社。一九七七年七月,港府頒布《除害劑條例》,規管農藥的註冊和流通。一九七○年代,漁農處已成功研發在菜畦放置反光紙的物理防治方式,以應對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菜心)的蚜蟲侵害問題,避免依賴化學農藥。一九九四年推出的信譽農場計畫亦繼續採用此物理防治。

一九九○年代至今,世界環保事業的焦點由農業轉向漁業,由陸地轉向海洋。跨國保育組織國際珊瑚礁倡議(International Coral Reef Initiative)將一九九七年定為首個「國際珊瑚礁年」(IYOR),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一九九八年定為「國際海洋年」(IYO)。香港在這股海洋保育熱潮中,扮演了一個更為重要的角色。

一九九○年代香港是全球活珊瑚魚最大進口地,國際上號稱「海鮮王國」。一九九七年,香港共有一百零二艘前往菲律賓和印尼的海鮮收購船;活珊瑚魚入口量約二點一萬噸、入口總值約十億港元。一九九○年代,香港收購船的足迹遍及印太海域,東至基里巴斯、西至塞舌爾群島,間接衝擊全球珊瑚礁生態系統。
推新例趕上海洋保育浪潮

一九九八年,美國海洋生態學者、海鳥專家卡爾.沙芬拿(Carl Safina)出版《海洋之歌——全球海洋生態發現之旅》(Song for the Blue Ocean)一書,其影響力在美國被譽為「當代版《寂靜的春天》」。全書分為三章,其中「遠東太平洋」一章大篇幅描述活珊瑚魚漁業對西太平洋珊瑚島礁、土著社會帶來的變化,香港被描繪為世界活珊瑚魚貿易的中心兼作業技術輸出地。隨着一九九六年《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規例》的頒布、二○○七年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推出本地首份《海鮮選擇指引》、二○一三年起本地水域禁止拖網的法例生效等事件,香港亦趕上當代國際海洋保育的浪潮。

現代香港雖以商業城市、金融中心聞名,但半個世紀以來,香港緊密回應並影響國際環保運動的形勢,留下了不少寶貴經驗和精采故事。《香港志》首個主題部類——《自然部類》將於明年出版,屆時將會以歷史的視野、方志的文本,全面系統地記述香港的自然遺產、環境與社會互動,敬請密切留意!
羅家輝博士 
香港地方志中心《香港志》—《自然部類》責任編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