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館文物修復隊 嚴控展品溫濕度

2022-05-03 00:00

呂智超(左)及梁嘉放(右)展示名為棕刷的修復文物的工具。
呂智超(左)及梁嘉放(右)展示名為棕刷的修復文物的工具。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在即,逾九百件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珍藏將陸續抵港。由於藏品經歷年月洗禮,往往十分脆弱,故對展館環境的要求十分高。要讓它們以最好狀態與觀眾見面,就全賴幕後功臣──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藏品修復團隊。現時團隊共有兩位成員,主要職責是監控館內環境,確保不同類型的文物都能處在適當的溫濕度。今次來港的文物數量龐大,只憑兩個人兩雙手,要一眼關七監控展館環境,挑戰性不比親自修復文物來得低。雖然工作量大,但兩人表示,只要看到文物能「安全來安全去」,便已經心滿意足。
目前團隊共有兩名藏品修復主任,分別是呂智超及梁嘉放。呂智超是中國書畫修復師,曾於上海博物館學習中國古代書畫臨摹及複製,曾任職於美國的博物館,期間參與了大量中國書畫的修復工作,包括元代趙孟頫的《二羊圖》。回國後曾在復旦大學文物修復研修班教授文物修復,直至去年六月加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成為館內首名藏品修復主任。梁嘉放曾於美國攻讀研究生,研究考古與民俗文物保護專業,回國後曾於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擔任考古出土文物保護副研究員,移居香港後曾在香港大學擔任副研究員,於去年九月加入香港故宮館。
監測光照及防蟲害

來港展出的北京故宮珍藏已由當地的文物修復專員悉心照料,來到香港故宮後,團隊不需要再親自動手修復文物,因此,目前兩位修復專員的主要任務要是讓藏品「安全來港安全返京」。梁嘉放表示,目前團隊的工作主要是監測展場的環境,包括控制展館內的溫度和濕度,還有監測光照及防蟲害等。除了館內大環境的監控外,其他細節如展櫃也要顧及到。呂智超舉例,如根據不同種類及材質的文物而調節展櫃內的濕度,為眾多的藏品提供最理想環境。

香港與北京的夏天同樣炎熱,梁嘉放提到,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是香港較為潮濕,但相信現時館內的濕度能達到要求。一般而言,書畫的濕度要求介乎百分之五十至五十五,青銅器為百分之三十五,漆器則為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之間。為了讓文物修復及保護工作,館方目前已採購多項儀器及設備,包括費盡千辛萬苦從揚州訂製的特大紅色大漆手工桌子,「這是中國書畫修復最具代表性的工具,顏色比較特別,可以更清楚分辨紙張的厚度和均勻度。」此外,亦有一列檢測溫度和濕度的設備。

這兩位保護藏品的幕後功臣,在即將開館之際,一刻不敢鬆懈。雖然兩人學習文物修復的經歷與專業背景都不一樣,但過程中亦能互相借鑑經驗,互補長短。梁嘉放表示,雖然兩人修復的文物種類不同,但過程中也可以互相學習及借鑑經驗。她說:「雖然經歷不太一樣,但放眼全球,文物保育的理念其實差不多,有一些想法和技巧可以互通,對我們兩人都有好處。」
冀更多人關注修復行業

中國地大物博,有大量文物出土,故文物修復行業較受重視。梁嘉放表示,由於內地有大量文物出土,文物保育與考古學相對熱門,對行業的關注度也相對較高,但香港則不然。她期望,香港故宮館開幕後,能有更多人關注這個行業。呂智超則表示,現在無論是M+還是康文署轄下的博物館,均有不少文物修復人員,期望將來有機會彼此多溝通和學習,也希望隨故宮開幕,有更多人才投身這行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