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加強反壟斷 深化改革

2022-04-11 00:00

國務院提倡從六大方面,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國務院提倡從六大方面,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星島日報報道)中國有關深化市場化改革迎來一塊重要的「拼圖」,昨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意見》)對外公布,從六大方面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點任務,包括進一步規範不當市場競爭及市場干預行為。分析認為,以大市場構建新格局,推動中國市場「由大到強」,將決定中國未來經濟的面貌,而發展的關鍵在於「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
中國國內市場規模位列全球前茅,商品市場規模突出,技術、資本、數據等方面的市場規模正迅速提升,惟「大而不強」問題仍然懸而未決。有鑑於此,《意見》開篇便提及,建設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在要求。
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

有關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意見》提出了六個重點任務,可以「立破並存」來形容。所謂「立」,即訂立規則,奠定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意見》要求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等。

在「破」方面,《意見》明確要進一步規範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例如,強化反壟斷,穩步推進自然壟斷行業改革;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整頓網絡灰黑色產業鏈條;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全面清理歧視外資及外地企業的各類優惠政策等。

此外,中國市場「由大到強」另一大挑戰是發展不平衡。《意見》有意提出打造統一的資本、技術、數據、能源和生態環境等市場的舉措。提到要推動組建全國電力交易中心,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用水權交易市場等。

事實上,近年中國在深化市場化改革方面已出台多份重要文件,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表示,大市場並不天然具有相應的規模效應,中國市場體系長期存在制度規則不統一、要素資源流動不暢、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等突出問題,影響了市場功能的發揮。
擴展優勢 持續健康發展

董煜續指:「中國未來將建設一個怎樣的大市場,將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經濟未來的面貌。」通過改革鞏固和擴展市場資源優勢,形成大工廠和大市場的協同效應,是中國經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必然選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則認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於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點,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順暢流動,不斷增強中國市場優勢,才能有效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和市場資源,更好連接國內外市場。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