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樹昌籲萬人抽血測試抗體
2022-03-30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引述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早前指出,目前香港死亡率計算方式或有誤,若分母以港大估算模型推斷的確診人數四百萬計算,現時的死亡率被高估。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昨指出,現階段未能知道實際的感染人數,而不同的大學模型推算數字都有參考價值,但未必準確。他建議在今波疫情「水尾」,可以在社區安排過萬人抽血檢查抗體,分析市民抗體陽性比例,再推算真實感染數字。
許樹昌表示,專家正與醫管局每日審視新冠死亡個案,包括了解發病及死亡時間、病毒含量、肺炎程度等,以決定個案是否與新冠直接關係,例如由新冠病毒引發併發症,例如肺炎,則屬有直接關係的死亡個案,部分個案本身帶有末期病患就會排除,強調新冠病毒死亡率仍遠超流感。
死亡率有被高估之嫌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就指,不同方法計算「死亡率」也有優缺,而呈報死亡率受到檢測量影響,而以感染人數計算死亡率「不能靠估」,不能以模型推算數字作分母,應以人口及年齡層作代表性抽樣血清檢測,再計算感染人數。他認為,最重要是得出的「百分比」,如何令防疫做好些,否則只會淡化死亡陷阱,令市民產生錯覺。何栢良說,現時第五波疫情尚未過去,有關學術討論只是給予社會「即時教訓」,強調仍要繼續推動疫苗接種,加強醫管局急症室的支援,以及改善新冠口服藥的分派。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文件顯示,各國分別使用「病例死亡比」(CFR)和「感染死亡比」(IFR)量度死亡數字。其中,CFR是因該疾病而死亡的病例數字,佔確診病例數字的比例,亦即現時衞生署採用的方法。世衞指出,由於在疫情爆發初期,輕症及無症狀感染者很可能無被發現,死亡率有機會被高估。
至於IFR可反映疾病的真正嚴重程度,其中會對人群中具有代表性的隨機樣本,進行血清學檢測,以了解真實的確診人數,大部分國家會使用死於該病的人數、加上康復人數相加作為基數。不過世衞亦指,血清學研究需要投入時間和資源,在許多情况下可能無法及時進行,會令得出結果有差異。世衞估計,疫情大流行的早期階段,全球對檢驗確診病例的能力嚴重不足,其IFR估計值從不到百分之零點一至百分之二十五不等。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