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莞香與香港之得名
2022-03-28 00:00自《香港志》首冊《總述.大事記》面世後,加強了社會對香港前世今生的關注,藉此我們回顧「香港」得名由來的一個普遍說法。
明代,東莞南部、新安全境,包括今香港、九龍及新界等地之土壤,適合牙香樹生長,故種香業得以發展。本港區內所產之香樹,以今新界沙田瀝源堡一帶及大嶼山北岸沙螺灣二地為最佳。所產之香名「莞香」,於產地先經加工後,入箱裝好,運到九龍尖沙頭(今九龍尖沙嘴)草排村之香埗頭(即運香品落船之碼頭),搬落小艇,載至港島西南香港仔石排灣東端之一小港灣,稱香港,然後改用艚船,俗稱大眼雞,轉赴廣州,繼由陸路北上,經南雄,穿越梅嶺,沿贛江至九江市,再下江浙之蘇松等地發售,此路綫為當時廣州與長江中下游相連之交通路綫。從香港出發,此綫雖非直接,但較沿閩浙沿海安全,蓋閩浙沿海海盜猖獗,且香品雖遇霜風,至劣亦有馥芬,故商旅常取此道。
運香販香之港灣
此運香販香之港灣,因莞香堆放碼頭,香飄萬里,故被稱香港(Fragrant Harbour芬芳之港口),此名稱於明代已為人使用,明萬曆郭棐《粵大記》一書之附圖中已有此名。清初,該區常有海盜滋擾,陸上居民築圍自保,故該處有村名為香港圍,遺址位於今壽臣山附近,黃竹坑港怡醫院旁。
清康熙初年,清政府為禁沿海居民對台灣明遺臣鄭氏交通接濟,遂頒布「遷海令」,勒令沿海居民內遷,今香港地區、與寶安、東莞一帶皆受其害。區內種香人家流離轉徙,死者甚眾,種香業大受打擊。「復界」後雖重植,惟產量及品質難以復舊。
清雍正年間,因上品莞香價值兼金,不易覓購,官府派出採香專吏到東莞搜求優質香品進貢。縣官無奈,只得責成里正、地保等下鄉搜求,搜求不得,就嚴刑追逼,官差乘機威嚇勒索,以至杖殺地保里役。香戶(種香者)為免除禍根,竟將所種香樹斬伐摧毀,全家逃亡,轉營別業。自此,本地莞香之出產便從此衰落至滅絕。清代中葉後開放口岸通商,外國香料、香水大批輸入,土產香品更難恢復。
一八三九年,英國海軍到達今香港島,先停泊赤柱,後以該地環境衞生欠佳,遂轉往香港仔。英水兵詢諸當地蜑民該處之名稱,蜑民告之為「香港」。中英南京條約中,香港之名遂擴大而代表全島,英文名稱為Hong Kong。
香港地區栽植之牙香樹雖大部分被斬伐,惟間有保留野生於鄉間叢林中。日佔時期多遭斬伐,用作燃料。戰後所存多為舊樹頭重新發出之幼幹。今野生牙香樹多見於鄉村風水林,包括西貢北約高塘、馬鞍山梅子林、北大嶼山黃龍坑及東涌莫家村。沙田城門河附近香粉寮地方,一度被用作天體運動樂園處,有水碓遺迹,此等水碓,曾用以舂香木成粉,製造綫香、塔香。大帽山腳川龍村,仍存舂香粉用之水磨、水碓,此皆當年莞香種植及香品製作之遺迹。
蕭國健博士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教授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及
香港地方志中心編審委員會委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