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應付長遠艱巨挑戰 政府須堅強果斷

2022-03-15 00:00

時光飛逝是許多人的感歎,我也時常感同身受。今年於我有着特別的意義:二十年前,抱着服務香港的初心,我抽身由商界加入政府,幾經風雨甚至挫折,但無怨無悔當初的選擇。後因健康原因,辭去公職至今亦已十四載,但我始終深深感恩有機會能為社會盡我一分綿力。今年對香港亦同樣別具歷史意義:我們即將迎來回歸二十五周年,鄧小平先生當年以高度政治智慧提出的「五十年不變」的一國兩制,亦來到一個嶄新的歷史轉折點。此時此刻,回望時間的長廊,有反思更有得着。雖然我早已不在位,但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人,我當然心繫香港,關心我身處家園所發生的一切。以下是我的一些個人感受,不吐不快,願與讀者們分享:

香港經歷過無數的困難與挑戰,自我二○○二年加入政府工作,親身經歷過經濟衰退、政府財赤、無情的沙士疫情襲擊……但最終憑着港人齊心努力和中央全力支持,我們都能跨越逆境,再見彩虹。
四深層次問題

二○一九年因修例風波引發了政治危機,隨之而來又有新冠病毒病疫情,令香港再次面對新一輪前所未有的挑戰。來勢洶洶的最新一波疫情,更令許多市民生活在惶恐不安中,除了擔心被染疫,亦擔心市道蕭條失去飯碗,生計堪虞。然而在我看來,香港面臨的長遠挑戰,其艱巨程度遠比目前的疫情更需深入正視。我深信在中央政府全力支持及港人齊心努力下,疫情定能在短期內得到有效控制被克服。但以下的幾個深層次問題,不但需時更長,更需在具堅強及果斷領導能力的政府帶領下,才有望逐步解決。

一、房屋問題:眾所周知,家是人們的安心之所,但香港房屋供應長期短缺,樓價飛升早已令市民難以承受,既影響民生,更加劇貧富懸殊,令社會怨聲載道,直接影響市民的開心指數; 

二、人口老化:此波嚴峻的疫情中,長者死亡率偏高,令港人清楚認識到人口老化帶來的種種難題,包括醫療、安老、稅收、社會福利等等。香港能有今天的社會財富及繁榮,長者的貢獻功不可沒。確保長者老有所依,安享晚年,對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在政治及道德上都責無旁貸。若因為政府未有及時而又行之有效的人口政策及謢老安排,令有需要的長者遇上困境及危機時徬徨無助,為政者豈能心安,豈能無愧?

三、經濟轉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仍然穩固,但我們決不能故步自封及自滿。面對複雜多變的內部及外部環境,我們更需自強不息才可持續發展。香港經濟結構若因過分依賴金融業而呈兩極化,對民生始終幫助有限,我認為應該把握國家當前發展優勢,利用大灣區及十四五規劃,重點找尋更多新的發展領域,例如科研、綠色經濟等等。

四、政府施政執行力:這次抗疫戰中暴露出的種種行政失當,令人多少對政府的信心減弱。因為無論在宏觀的統籌上,乃至執行的細節上都出現不少本應可以避免的紕漏。民無信不立,老百姓對政府的信任,對政府施政至關重要,因此必須從此環節馬上手改善。面對批評,政府則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勇於擔當,務求令市民重拾對政府的信任及信心。

以上四個深層次的問題,其實是不少社會人士的共識,關鍵在於怎樣解決。特區政府換屆在即,我認為當務之急是要組織一個具良好管治能力的班子。新加坡李光耀前總理曾經說過︰「The art of government is to get the right people to the right place.」意指政府必須用人唯才,用人準確,「人得其位,位得其人」。
治好香港  踐行一國兩制

二十五歲於人而言意味着走向不斷的成熟,於香港這個特區及國際都會而言,則意味着一國兩制如何繼續踐行下去,特區政府新一任掌舵人因此尤為任重道遠。他/她必須視野廣闊,政治信念正確,同時努力維繫及加強團隊精神,確保政府內上下一心,以良政善治爭取市民最大的理解及支持,切實履行好對香港的管治職責,引領香港無懼面對今後可預見或不可預見的驚濤駭浪,我相信這也是中央政府及廣大市民對下任政府及行政長官的共同要求及期望。

我記得國家主席習近平二○一七年訪港時說過︰「一寸丹心唯報國,為官避事平生恥。」我衷心希望更多不畏艱辛的能者加入政府,以鞠躬盡瘁的為民精神,全心全意,高效率地處理香港的長期難題。我亦相信政府內有着許多優秀人才,以他們的才智,再從民間集思廣益,定能從大方向着手,找到解決以上各項深層次問題的良方,我深信唯此方能順應人民的要求,贏取民心,這才是有效管治之根本。
馬時亨 
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