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無助遏瘋搶 管好資訊發放穩民心

2022-03-05 00:00

連日來,市民蜂擁搶購食品和藥物,令超市貨架清空,藥房的止痛退燒藥亦銷售一空,有連鎖超市和個人護理店昨宣布限購措施試圖降溫,但成效有待觀察。要解決恐慌性搶購潮須對症下藥,政府須統一發放清晰資訊,尤其是涉及全民強檢的禁足措施,以免消息太多太混亂,讓市民無所適從,易生焦慮和恐慌情緒,令抗疫工作事倍功半。
須消除恐慌情緒  打擊哄抬物價

百佳和屈臣氏宣布,市民在購買米、麵、盒裝雞蛋、罐頭、廁紙和止痛退燒藥時,每人每類貨品限購五件。

相關集團作出限購措施,皆因旗下不少前綫和後勤員工染疫或因緊密接觸而缺勤,人手不足影響貨物運送、補貨和上架速度。再加上港府本月將推行全民強檢,突改口不排除禁足令,市民憂慮禁足期間無法外出,一窩蜂購買和囤積大量食物、藥物和日用品,當其他人見到超市貨架空空如也,滋生恐慌情緒,加劇搶購潮。

現在有個別商戶推出限購,試圖為恐慌性購物降溫,讓更多人可買到食品和藥物,但民眾可能會質疑商戶為何有生意不做,背後原因是否與貨物供應不足有關,更易滋生不安感,覺得愈限購,愈有需要囤積糧食才能心安,結果適得其反。

要遏止搶購潮,業界和政府應從貨物供應入手,並不是單靠發聲明說供港貨物源源不絕便可穩定民心,因市民見到貨架清空時,心裏只會更慌。業界應邀請傳媒到其貨倉參觀,看看白米和罐頭有多少庫存,未來兩個月訂了多少貨及付貨日期,讓市民知道本港不缺糧,自然打消囤糧念頭。消委會在未來一段日子須加派人手到各區巡查,是否有無良商人發疫災財,哄抬物價,適時公開店名,以維護消費者權益。

更重要是政府須做好資訊發放管理,避免訊息混亂,讓別有用心人士在網上趁機造謠,而市民因無法分辨訊息真偽,在收到相關訊息便信以為真,即時在朋友圈中轉發開去。市民收到太多真假難分的資訊,在無所適從下,覺得口袋有糧,心中不慌,結果第一時間加入搶購潮大軍。

今次搶購潮源於港府突然考慮在全民強檢期間實施「小禁足」,因此當局有必要盡快公布落實日期和禁足措施的細節安排,讓市民知道在強檢推行前有充足時間儲糧,而且亦要清楚交代,在禁足期間是否容許每戶限時外出購買食物和必需品,以至看醫生。至於要被逼家居隔離的確診者,以及一些獨居老人,政府亦有糧食和藥物支援,照顧到他們實際需要,讓其安心在家禁足。
速公布強檢安排  定期交代進度

對市民來說,禁足全民強檢是前所未見,相信會有很多疑問,落實時也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當局宜考慮在每日疫情發布會之外,另設一個記者會,由現時到強檢完成期間,由負責統籌相關事宜的官員定時交代最新安排進度、物資和食品供應情況,尤其在禁足期間發生的問題,將如何迅速處理,過程盡量高度透明,從而釋除市民的疑慮,亦透過統一發放明確訊息,以免製造混亂,讓別有用心的人士有機可乘。

此外,當局在發放資訊時亦要說到做到,以免予人言而無信之感。例如當局上周五宣布以快速測試代替核酸檢測,本周內推出自我檢測呈報平台,供快測呈陽性患者登記,可是一星期過後,卻以技術和私隱為由押後推出。當前抗疫是與時間競賽,政府的資訊科技部門若沒能力在死綫前搭建平台,應放下身段,向私營資訊界人士求助,群策群力,動員一切資源投入抗疫工作,而不是繼續歎慢板。

當前每天新增逾五萬宗確診,疫情仍未有見頂迹象,在這個人心虛怯時候,政府更須管理好資訊發放,穩住市民信心,並有效統籌一切人力物力做好全民強檢,才有望切斷隱形傳播鏈。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