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Snap Shot|海濱旅程十八載 從「與民共議」到「與民共享」

2022-02-19 00:00

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以「先駁通,再優化」模式發展。
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以「先駁通,再優化」模式發展。

最近,海濱事務委員會舉行大會會議,當中的一個議程是「海濱發展—回顧二○二一,展望二○二二」,並由發展局海港辦事處向委員報告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和來年的計畫。全長七十三公里的維港海濱,至去年底已開放了二十五公里,今年計畫再延長至二十六公里;到二○二八年開放三十四公里的目標依然沒變。

海濱事務委員會及其前身共建維港委員會自二○○四年成立以來,筆者以不同崗位參加其中。說「把海港還給市民」,說了十八年。「把維港兩岸的海濱連成一綫」,也一直是我們的願景。經常形容,海濱的工作,不能一蹴即就。就像砌拼圖,沒有一打開盒子便出現一幅砌好的拼圖這回事,只可以逐塊拼上,可拼的便先拼。今天港島北最長的一段七點四公里海濱長廊,也是經年累月一段一段的拼合而成。

還記得,參與海濱工作之初,我們推動公眾參與,與民共議。不少大型海濱規劃,如中環灣仔、啟德和西九龍等,過程中舉行不同活動與社會各持分者建立共識。不過,這些大型規劃落實需時,當中牽涉不同工序和負責部門;而且,一些較複雜或具爭議性的項目更不時出現諮詢完再諮詢,加上大環境不斷改變,市民意見也有分歧,令不少項目一拖再拖,改完又改,等了又等。
「紙上談兵」舉步維艱

海濱事務委員會過去亦大多聚焦在規劃與設計,對不同的海濱項目提供意見。不過,近幾年我們發現,海濱項目一日不落實,一日都是空談。因此「早落實,早享用」便成為我們近年的工作目標。

自二○一七年起,政府總共投放六十五億元專項撥款,展現了對落實海濱發展的決心與承擔。

在過去討論海濱發展時,不同持份者都只是對着圖紙討論,可謂名副其實的「紙上談兵」。由於沒有實質的體驗,大家對海濱的想像各異,不同意見的人亦往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達致共識(如果有的話)。若然沒有共識,項目便舉步維艱,甚至胎死腹中。「沒有共識」,亦往往成為處事官員不作為的方便藉口。

有見近年維港海濱逐步釋出發展,為了盡快開放用地予市民享用,我們想出了「先駁通,再優化」的策略,透過簡單的工程把海濱先開放,讓市民親臨體驗。此模式除了可以加快把海濱連接起來外,更容許項目團隊盡早觀察用家的喜好和聽取市民意見,以融入下一階段工程設計,營造更切合市民需要的空間和設施。卑路乍灣、添馬至會展、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和東岸公園主題區等各段海濱長廊,都是以「先駁通,再優化」策略進行的案例。

此外,在發展局和委員會近年探索海濱的設計和管理模式的過程中,我們亦積極收集到訪市民的意見,務求不斷完善海濱空間的質素。以我們自去年起打造全新的「海濱共享空間」品牌為例,這個開放式的公共空間管理模式,以願景帶動的方式,希望讓公眾在相互尊重的情況下,發揮創意按喜好共融地享受海濱空間,從而為遊人提供一個更有活力及多元化的體驗。
最大困難在人不在事

過去十八年,能夠參與海濱建設,見證着維港海濱逐步蛻變,實在感到榮幸。今天的海濱受到市民歡迎,海濱長廊早晚人流如鯽,孩童歡笑聲充盈不同角落,對於筆者和委員會內一班多年以堅定態度推動海濱發展的人士,以及願意為海濱發展付出並且突破框架的政府部門同事們,都是一份肯定和鼓勵。

經常有人問:「做海濱,遇到最大的挑戰是甚麼?」從前,我會說是規劃和其他技術問題。今天,我會答是如何照顧社會中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訴求。即是說,最大困難不在「事」,而在「人」。

吳永順
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
http://avincentng.blogspot.hk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