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種毒襲德國 復甦路遇荊棘

2021-12-30 00:00

■新一波疫情來襲,德國服務及零售業的經營料受限,打擊經濟。
■新一波疫情來襲,德國服務及零售業的經營料受限,打擊經濟。

(星島日報報道)歐洲的經濟火車頭德國,近幾個月來的商業活動稍見好轉,本來經濟復甦在望,然而,臨近年底,歐洲的疫情再起,德國第四季經濟增長可能減速,甚至拖累歐洲經濟增長步伐或於12月再度中斷。
記者 許旨恩
受到疫情的衝擊,德國於2020年結束了連續10年的經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5%,僅次於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萎縮5.7%的紀錄。正當Delta變種病毒對德國經濟的影響正在消退,德國2021年第二季GDP同比增長9.4%,結束連續五季的萎縮,並且優於市場預期的9.2%之際,近期卻掀起新一波疫情,Omicron來襲,德國計畫於聖誕節後,採取新一波防疫措施。德國聯邦經濟部月度報告指出,受疫情影響,經濟風險最近再次增加,第四季經濟產出可能相當疲軟。
供應鏈樽頸困擾製造業

德國聯邦政府預測,2021年經濟整體增長幅度很可能低於預期,因此下調經濟預測,由3.5%增幅削至2.6%;2022年預測增長4.1%;2023年為1.6%。不過,Ifo經濟研究所對德國明年經濟復甦的樂觀程度下降,將2022年的增長預測下調1.4個百分點至3.7%。

正如前文所述服務業本來正在復甦,但新一波防疫限令之下,不少服務業、零售業的經營受限。鑑於政府重啟防疫限令,12月企業信心進一步下降,ZEW經濟景氣指數下跌至29.9,而12月ZEW經濟現況指數更見6個來低位,為-7.4。
今年汽車產量預測升轉跌

德國工業自從疫情大流行以來持續受壓,皆因全球供應鏈的瓶頸一直未解決,而工業生產佔德國經濟總量逾四分一,供應鏈樽頸問題導致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困擾着德國的工業產出。近期才見到供應瓶頸開始緩解,但在新防疫限令之下,製造業可能再度首當其衝。

IHS Markit 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終值意外地向下修訂至57.4,增速為十個月來最慢。機械和工程設備製造雖然接獲大量定單,可惜原材料供應樽頸問題,導致生產步伐追不上。經濟師預期,原材料供應短缺的情況持續到明年底,德國工業生產的前景黯淡。加上,天然氣和電力價格上漲,也令工業生產成本帶來壓力,德國的第四季經濟料將陷入停滯。

德國作為全球三大汽車生產國之一,2020年出現車用晶片短缺潮,汽車製造商被逼減產,抑制了德國的汽車產量,進而拖累工業生產指數下跌。今年,全球晶片短缺情況漸見紓緩,德國汽車工業協會曾經樂觀地預計該國今年汽車產量將錄得同比增長3%,但10月宣布全年產量預計同比下跌18%。新一波疫情來襲,恐怕德國於2021年的汽車產量跌幅進一步擴大。德國的工業產出萎縮,不利出口,加上全球海運成本不斷急升,對德國的出口來說是雪上加霜。

最重要的是,德國最新通脹率按年達5.2%,是1992年6月以來最高。通脹不斷升溫,意味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下降。經濟師預測該國今年通脹率為3.1%,2022年進一步升至3.3%。

由此可見,德國今年的經濟經已面對諸多挑戰和困擾,現時又面臨新一波疫情發的不明朗,復甦之路仍然顛簸。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