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新冠病毒傳播的一些迷思

2021-11-24 00:00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全球,隨着Delta變種病毒出現,大大增加各地控疫的難度,執筆時美國及歐洲地區疫情亦再次大幅上升,而見到當局每每在疫情轉勢向上時都會即時收緊市民到各處所如食肆及戲院等的限制,以減少因人群聚集於室內帶來播疫風險,但當然最重要的是要達至全民接種疫苗去遏止疫情,不論是為了病毒清零或並存與否。在接種疫苗還未達標前,市民大眾除了佩戴口罩、清潔雙手,還需如何保護自己?平日專家提及的密切接觸者,究竟距離多近才算密切接觸?何謂飛沫傳播?筆者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嘗試整理解說部分關於新冠病毒傳播的迷思,以助各界更集中在不同範疇同步去應對疫情。

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國際間提出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但相信大家平時亦聽過飛沫核、氣溶膠等字眼,事實上,這些用字箇中意思有差異,有時會令人如在霧中,使防疫做法未能快速達到共識而延遲推行較實際的預防工作。我們可用「顆粒(particulate matter 或簡稱 PM)」的概念去理解病毒傳播,顆粒帶有塵粒、水分,甚至病毒及細菌等,因此其直徑變化相當大。例如日常談及城市空氣污染時提到的「PM10」、「PM2.5」,分別代表顆粒直徑為十微米和二點五微米以下,這些粒子可深入人體肺部,對健康造成影響,最近更有研究指出吸入PM2.5和腦退化症有很大關係。

根據這些顆粒直徑的大小,有助我們理解病毒傳播的距離。如顆粒直徑大於五微米,可稱為「飛沫(droplet)」,這些體積較重的顆粒會於空氣中迅速在短距離約一米至一點五米掉落,傳播範圍較近;若顆粒直徑少於五微米,並帶有水分,則屬於「氣溶膠(aerosol)」,如水分被蒸發,則會變成「飛沫核(droplet nuclei)」,這類氣溶膠及飛沫核顆粒能在空氣中漂浮,傳播的距離會比飛沫更遠且更具影響力。當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可噴出數以千計的氣溶膠,身處一米外甚至可達十米距離的人或有染疫風險。所以社交距離的一米至一點五米並不是有百分百保證不會染疫。因此界定疫症由空氣傳播的定義將來可能要改寫。

全球疫情爆發以來,各地錄得各類型的群組爆發不容忽視,涵蓋生活不同層面。特別是有超級傳播的發生,早於二〇年一月二十四日廣州一家空氣流通不良的餐廳曾出現爆發,三個鄰桌已有相當距離用膳的家庭共十人相繼確診;美國華盛頓州一個合唱團,於二〇年三月十日即使排練期間採取防疫措施,仍有九成人受感染。上述例子可見,愈來愈多新的證據顯示,在特定情況下,例如密閉、通風不佳的室內環境,容易出現空氣傳播。

現時有專家稱之為有限度空氣傳播,但無論作出如何稱謂,良好的通風對防止疫情於室內傳播至為重要。這正是早前在二〇年七月六日來自全球三十二國的二百三十九名專家聯名簽署公開信,指出人們忽略了新冠病毒的另一種關鍵傳播途徑是以氣溶膠形式在空氣中傳播,並要求各方要對空氣傳播的染疫風險提出足夠示警。及後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二〇年七月十日更新指導方針,認為一九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的病毒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可能經空氣傳播,以及無症狀患者也能傳染病毒。直至早前紐西蘭檢疫酒店仍有一名帶病毒的房客曾與對面房同時開門,據報其間僅維持三至五秒,對面的房客亦受牽連染疫。

在早於二〇年十月政府對良好通風有主動作出績極回應,籲請除下口罩進食有較大風險的食肆類別以自願性質去改善通風換氣。但目睹仍有食肆播疫群組出現,在今年三月成立食肆換氣量規定工作小組,制訂了「每小時六次換氣量或裝置空氣淨化設備」強制登記制度,工作小組亦與不同持分者(包括食肆及酒店業組織、通風工程承辦商及空氣淨化設備供應商等)會面及作出解說及協調,亦接受傳媒訪問,所有工作旨在改善在港約一點八萬家食肆的通風換氣情況,稀釋可能帶病毒的室內空氣濃度,減少食客感染風險。筆者樂見社會各界響應落實措施,共同為阻截病毒在社區傳播出一分力,使到食肆能夠重開做生意,更令大眾可安心點地外出用膳,不至於所有人一起在家納悶。

相信大家仍記得本港曾爆發健身室及相關群組,專家視察後懷疑是通風不良引致。誠然,各國都指出盡速全民接種疫苗肯定是建立保護屏障重中之重的策略,另一方面,各類處所的通風亦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改善通風換氣可為防疫措施「補底」,減低社區傳播的風險。本港疫情趨穩,相信目前是檢視各類處所通風的好時機,探討不同處所需要達致良好的通風要求,可為維持疫情平穩及與各地通關配合締造更良好基礎。

源栢樑

資深工程師及上任工程師學會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