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言】歲月崢嶸 江山有志

2021-11-22 00:00

歲月無痕,流年似水。但千年往昔,燦爛文明,又焉能任其湮滅?為了承傳、為了啟迪,讓歷史留聲,江山有志。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中國能夠成為世界上其中一個最古老的、連續不斷的文明,一大原因正是中華民族對歷史智慧的重視。出於對香港歷史和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和緊逼感,董建華先生於二○一九年責成團結香港基金,匯集各界有識之士成立香港地方志中心,編纂首套香港地方志。

「修史之難,無出於志」。《香港志》將橫跨七千年時空,全套六十六卷,逾二千五百萬字。編纂規模之大、參與人數之多、涵蓋內容之廣,可謂本港歷來最浩瀚的文史工程。

慶幸的是,《香港志》得到學術界的鼎力支持,由李焯芬教授等二十八位香港知名學者組成的編審委員會,為中心提供學術指導的同時,亦培育出一隊年輕的專業團隊。現時中心編輯部有超過五十位編輯,七成擁有研究生學位。

去年十二月出版的《總述 大事記》,以七千年的歷史跨度,記錄六千五百條香港大事,得到社會各界不少支持和鼓勵。經過兩年來的艱苦奮鬥,《香港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志》亦即將於下月初正式出版。

專志訪問了過百位改革開放的親歷者,翻查超過四千七百項官方檔案、報章刊物、論文專著,邀請了八十多個專家和機構覆核資料、二十多位知名學者外部評審,務求以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準確還原香港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角色。

承接早前「江山多驕」、「江山多姿采」、「江山多智慧」系列電視資訊短片,團結香港基金會由今日(十一月二十二日)開始,在TVB黃金時段呈獻四十集全新節目「江山有志」,全方位回顧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以來,港人逐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壯闊歷程。

四十年春華秋實,從內地第一頓港式快餐,到第一份拍賣標書,由CEPA的經貿協定,到大灣區的科技創新。港人在推動國家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橋梁和先鋒角色,與此同時,亦帶動了香港經濟的成功轉型,確立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鑑古知今,啟迪未來。透過今日啟播的電視節目,以及下月出版的專志,希望更多港人了解自身歷史,培育家國情懷,更加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開創一個更美好的將來。

鄭李錦芬

團結香港基金總裁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