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會冀放寬理財通產品

2021-11-03 00:00

(星島日報報道)「跨境理財通」已啟動數周,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在參與論壇時表示,「跨境理財通」現時只允許投資者透過銀行執行買賣產品,希望將來能夠放寬到可讓投資者獲取諮詢服務,又期望與監管機構合作,放寬投資產品類別及額度。

黃王慈明認為,長遠而言,「跨境理財通」可應用於獲央行監管的數碼人民幣。若「跨境理財通」可採用數碼人民幣,央行便可以掌握更多投資者資訊。現時正實行的額度限制,或有機會進一步放鬆,藉此推動更多人民幣跨境使用。

同時,金管局外事部主管梁靈智表示,大灣區會是未來經濟增長的推動力,而本港投資者可利用「跨境理財通」捕捉大灣區增長,並認為「跨境理財通」對銀行、金融科技公司、投資者提供大量機遇,當局會繼續與內地監管部門緊密合作,以檢視未來進一步擴大計畫。

梁靈智說,「跨境理財通」是繼「滬深港通」及「債券通」後,最新推出兩地金融連接政策,對象亦由機構延展至個人投資者。「跨境理財通」可促進交流以及兩地資金流動,而投資者可以有彈性地選擇理財產品,並遙距控制戶口。

另外,內地監管風暴下,市場情緒逐漸審慎,畢馬威中國新經濟市場及生命科學行業香港主管合夥人朱雅儀指出,亞洲市場內成熟企業仍充足,初創生態系統保持活躍,料風險投資交易將繼續增加。隨著風險投資者物色機會,新股市場將有所發展。可關注金融科技、健康和生物技術、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SG)板塊。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