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冠昇:正檢視SPAC上市機制

2021-11-03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已是城中熱話,市傳港交所(388)正研究為SPAC鬆綁。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Nicolas Aguzin)昨日出席數碼港舉辦的「數碼港創業投資論壇」時表示,該所會持續提升本港吸引力,正檢視推行SPAC上市機制,認為SPAC將補充傳統上市的不足,為市場帶來新機遇,會在市場質素以及投資者吸引力中取得平衡。

歐冠昇在會上以視像形式致辭,他說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之地,新經濟、生物科技和醫療保健領域,無疑將是推動本港市場地位的重要引擎,港交所持續提高本港的吸引力。今年上半年,中國初創企業的融資額達530億美元,涉及領域有人工智能科技、電子商務等。

歐冠昇還稱,香港擁有豐富的投資者基礎,又是文化、商業中心,加上2018年交易所修訂了上市規則,成為了不少中國企業赴港衝浪的理由。今年全球的生物科技公司集資額已經達到570億美元,而香港是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同時,新經濟股的比重,由2018年的4%增加至今的12%。

肺炎疫情令企業要快速適應科技使用,歐冠昇指出,港交所將於明年第四季推出新股結算平台FINI,令上市程序更高效及數碼化。後疫情時代,數碼轉型改變了消費模式,這對企業來說是巨大機遇,尤其在生物科技、金融科技及電子商務方面,企業間應協力共贏共同繁榮。

此外,數碼港主席林家禮在致辭時表示有信心香港會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他說過去一年創科產業展現強勁韌力,多宗巨額融資使創投市場屢創紀錄。數碼港初創融資亦表現強勁,今個首五個月融資總額已超去年全年金額;至今歷年累計融資達187億元,按年升逾40%。

林家禮續指,數碼港透過「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促進投資配對,今年基金共同投資比率表現出色,過去一年向五間初創合共注資約3800萬元,吸引共同投資6.21億元,總投資額達6.5億元;引資比率達1比16,高於歷年平均比率1比8,反映投資者對具發展潛力的初創企業及投資領域充滿信心。

「數碼港創業投資論壇」自昨日起一連兩日匯聚逾七十多個國際創投專家,圍繞主題「創投展韌力、機遇締成就」,共同探討疫後全球創投市場活躍、獨角獸迅速增長的強韌創投生態下,環球科創及融資趨勢、投資者策略與創投新領域、大灣區機遇,以及前景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