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圖炒熱話題 向中菲施壓

2021-07-13 00:00

(星島日報報道)中國南海研究院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所副所長彭念接受中通社採訪時指出,現在無論是中國還是菲律賓,甚至整個東南亞國家,相對都在「冷處理」南海仲裁案,這是美國不希望看到的。因此,美國乘五周年之際希望再次將該話題炒熱,讓他重新在南海有新的抓手,南海局勢能向有利於美國的方向去轉變,從而給中國和菲律賓施加更多的壓力。

彭念補充道,美國或許也考慮到了菲律賓明年將進行的總統大選,想借此機會拋出南海仲裁案話題,給菲律賓反對派一個由頭,讓他們借此向杜特爾特政府施加壓力,尤其是在總統選舉過程中,對杜特爾特形成一個更大的牽制。 但他認為,即使美國這次聲明,指名道姓為菲律賓幫腔說話,也不太會引起菲律賓國內在南海問題上的反彈,對南海局勢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南海仲裁案源於中菲在黃岩島的主權爭議。二〇一二年,黃岩島因漁民作業問題引發中國海監船同菲國軍艦的對峙事件,激化主權爭議。二〇一三年一月,時任菲律賓阿奎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出解決南海紛爭,並安排在荷蘭「海牙常設仲裁法院」裏的一個法庭展開相關仲裁。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二日,該法庭作出裁決,判菲律賓「勝訴」,宣稱中國對南海海域沒有「歷史性所有權」,否定了中國主張的「九段線」(對南海大約八成的海域擁有主權)。

中方第二天發表《中國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南海爭議》白皮書反駁,指裁決是非法無效的,中國不會執行,也不會承認,時任國務委員戴秉國形容裁決「不過是一張廢紙」。

杜特爾特擔任菲律賓總統後,逐步淡化仲裁案,主張擱置爭議,和中方保持友好關係,稱自己不可能去和中國開戰。今年五月,他更說仲裁結果應被扔進廢紙簍。與此同時,中國和東盟國家近年一直就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展開磋商,五年來,南海局勢基本穩定。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