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遭保薦人大摩唱淡 目標價降56%籲「減持」

2021-07-10 00:00

(星島日報報道)作為快手(1024)保薦人之一的大行摩根士丹利,於快手上市五個月後隨即「變臉」。該行發報告唱淡快手,兼狠劈目標價。大摩預期今明兩年快手續錄得虧損逾120億元人民幣,料2025年才能達至盈利,更連降其評級兩級至「減持」,目標價大削逾56%,至130元。該股已連跌九日,繼續創上市新低,昨日一度低見148.4元,其後跌幅收窄至4.5%,收報152.8元,成交額達23.9億元。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快手追趕競爭對手抖音步伐不及預期,快手第二季日活躍用戶數量,按季增速低於抖音14個百分點,為2018年第四季以來最大差距;其手機影片時間亦於首季見頂,該行認為其下降趨勢會持續。

大摩認為,中國短片行業用戶趨於飽和,除了抖音外,來自騰訊視頻、嗶哩嗶哩(9626)競爭也在加劇,同時快手的海外擴張更具挑戰性,因起步晚而且面臨美國本土重量級公司和TikTok等競爭,其市場佔有率分化將持續,或會影響快手變現和盈利能力產生,故下降其2025年月活躍用戶預測數字至6億。

該行預計,快手今明兩年淨虧損均超過120億元人民幣,由於細分部門毛利率下降,用戶獲取成本的上升等;並料快手2022年廣告收入為760億元人民幣,而2023年為1050億元人民幣,大摩認為相關預測有下行風險。

該行並將快手評級由「增持」下調至「減持」,目標價由300元大幅下調56.7%,至130元,與現價相比仍有約18%下跌空間。

光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林樵基表示,受目前內地監管風險等因素,相信現時新經濟股仍「難逃一劫」,加上快手盈利狀況較為遜色,故被大行下調目標價。

他續指,大行針對早前炒賣較為厲害的新經濟股,相信為現時的大趨勢,加上內地監管風險料短期內仍未會完結,建議投資者可以於新經濟股調整的時段收集,但未有盈利狀況、估值較高的股份例如快手等,則要注意會否再有較大的調整空間。

快手於今年2月初上市,首日掛牌表現亮麗,股價高位見345元,較招股價115元高約2倍,每手帳面大賺逾2.3萬元,其市值達至約1.4萬億元,不過若以昨日收市價152.8元計,快手市值已縮水約55%至6354.9億元,持貨至今帳面仍賺3780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