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英文班門檻「微調」 參數改採每班人數

2021-04-30 00:00

(星島日報報道)中學教學語言「微調」政策第三周期即將展開,適逢升中人口下跌,令開設英文班的中學憂慮「落車」。教育局昨宣布優化「微調」安排,把計算「學生能力」的參數,由以往的派位人數改為平均每班人數,但維持取錄八成半「前列四成」中一生的門檻。新制下只需連續兩個學年取錄二十二名能力達標中一新生,便能維持開英文班;即使達標人數不足,學校仍可向當局申請專業評審,通過審視,便可免於「落車」。

教育局昨向全港官津中學發出通函,公布二二/二三學年至二七/二八學年,「微調」中學教學語言第三周期的安排。首席助理秘書長容寶樹在網上撰文(詳見F2版),指當局繼續按學生能力、教師能力及校本支援三項預設條件,決定學校在教學語言安排的酌情權;因應學界意見,當局優化執行細節,協助學校應對近年教學環境的轉變。

現行機制下,學校須在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下,獲派全港「前列四成」的中一生平均比例,達到每班派位人數的八成半,便符合「學生能力」條件開設英文班;新安排下,計算參數將由派位人數改為平均每班人數,在今明兩個學年連續達標,便能維持開設英文班。以二〇學年平均每班二十七人計算,即只需取錄二十二名「前列四成」學生便達門檻,較原來的二十八人門檻降低,使得中學「落車」危機大減。

至於「學生能力」未達標的學校,可申請當局新增的「專業評審及支援機制」,以維持原本的英文教學語言安排,當局將按個案審視校本情況,包括在微調安排下累積的經驗和教學成效,若成功獲批核,學校亦毋須「落車」,但須參加校本支援服務和安排教師接受專業培訓。

對於新安排會否有助中學「上車」,有中文中學聯會成員學校,不願具名的校長形容,政策是防止「落車」多於鼓勵「上車」,「如平均收生多是第一組別後段、第二組別前列,才有較大機會,但現時人口下跌兼有移民潮,能滿足條件的『中中』數目不會很多。」他續稱,不少在地區受歡迎的傳統「中中」,未必需要以「上車」作賣點招徠學生。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