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長賜輪」 蘇彝士運河挖沙進度近九成

2021-03-27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台灣長榮海運的「長賜輪」擱淺在蘇彝士運河,中斷了水道航運。運河管理局表示,須挖除二萬立方米的沙,相當於一座奧運標準泳池的八倍,才能讓這艘巨型貨輪脫淺。當局昨日說,挖沙作業已完成約百分之八十七。受堵塞事件影響,油輪運費本周幾乎上漲了一倍。

長賜輪船身長約四百米,和紐約地標帝國大廈的高度差不多,周二經蘇彝士運河時,在強風和沙塵暴影響下擱淺。運河管理局周四表示,挖泥船正努力挖除船頭周圍的沙土,必須挖走一萬五千立方米至二萬立方米的沙,才能達到十二至十六米的深度,好讓船隻脫淺。挖出的泥沙體積將相當於一座奧運標準泳池的八倍。當局昨日說,挖沙作業已完成約百分之八十七,待挖沙作業全部完成後,就會繼續拖船作業,好讓長賜輪盡快恢復航行。

長賜輪船東日本正榮汽船公司昨日表示,目前已出動十艘拖船,仍未解決問題,預計再調度兩艘大型船隻協助作業。長賜輪的技術管理業者「貝仕船舶管理公司」周四說,有一艘特製的吸取式挖泥船也已抵達貨輪旁,每小時可挖除二千立方米的沙。

運河管理局消息人士說:「除了在船周圍挖沙之外,沒有其他辦法,埃及挖泥船現在就這麼做。」消息人士還說,協助長賜輪脫困的荷蘭海上救助公司SMIT考慮抽出船內燃料,但船有可能因此傾覆,「在這類情況下減輕荷重,必須從船上方動手(搬移貨櫃),而埃及並沒有能達到船上貨櫃高度的浮動式起重機具」。知情人士說,要將長賜輪移開,預計需要至少一星期的工夫。

全球貿易量約百分之十二要經過蘇彝士運河。貨船擱淺後已有約二百艘往來船隻受阻,其中有些船正決定繞道非洲好望角,但航行時間最多增加十二天。專家擔心,若不快移開長賜輪,「塞船」現像可能波及石油市場和船運、貨櫃費用,導致日用品漲價。石油產品的油輪運費本周幾乎升了一倍。數據顯示,本周二以來有三十多艘油輪在運河的兩側等待通過。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