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筆論政】以橋頭經濟思維帶動口岸區發展
2021-03-24 00:00中國有一幅名畫叫《清明上河圖》,此畫除了畫工精美,還包含了很多豐富的細節,忠實地反映出宋代社會生態和經濟文化。畫中以一條河和一條橋去貫穿,河的兩岸有很多人從事各種活動,橋上有非常頻繁的人員往來。但是如果將《清明上河圖》放在今天的深圳河,深圳那邊就五光十色,香港這邊就烏燈黑火,是一個極不對稱的畫面。香港政府在發展橋頭經濟方面,不僅遠遠落後於深圳,更可能落後過北宋。本周政府動議於重建後的皇崗口岸實施「一地兩檢」,建議政府藉着這個契機,認真規劃周邊的商業配套,促進口岸周邊經濟活動,提供多些就業機會。
再者,政府把很多厭惡性的設施都置於新界,例如打鼓嶺堆填區。事實上,每當談到邊境,政府只想到貨運、通關、兩地人員往來等事宜,甚少談及口岸的經濟發展。政府對於邊境的規劃,似乎沒有一套完善的計畫,也沒有甚麼遠景。例如早前政府宣布發展落馬洲河套地區,他們就只着眼河套區那一塊土地,至於那塊用地的發展如何與周邊地區互動就着墨不多。一個典型例子就是白石角科學園,最初發展科學園的時候,似乎沒有預見後來周邊會出現一大堆私人屋苑。科學園跟住在附近的人關係並不密切,那些居民絕大部分都不是去科學園上班。區內的配套又不夠完善,這樣就會產生交通問題,白石角港鐵站又遙遙無期。這一連串問題都是當年規劃時不完整而產生的。
深圳灣口岸早已實施「一地兩檢」,但香港口岸這一邊沒有任何經濟活動,相反內地那邊就有餐廳商店,其他邊境口岸也有類似情況。為甚麼邊境的經濟活動總是在深圳那一邊呢?這很值得政府思考,到底是不是有些事情做漏了?既然投資金錢去建口岸,就應該想辦法將那個地區搞得興旺一些,而不是單純「一地兩檢」就大功告成。
陳克勤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