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時事分析】公屋供應僧多粥少 租金津貼能助基層安居嗎?

2021-02-01 00:00

為紓緩基層家庭因輪候公屋而面對的生活負擔,政府將推出「現金津貼試行計畫」,為合資格家庭提供現金津貼,同時資助非政府組織租用酒店和賓館單位,為合資格人士供應過渡性房屋。有關措施能有效協助基層安居嗎?

截至去年九月,本港有逾十五點六萬宗公屋輪候個案。在等候公屋期間,不少低收入家庭需要租住劏房。根據統計處於一八年發表的報告,全港約有九點二七萬個分間樓宇單位(即劏房),居住人數約二十點九七萬。

眾所皆知,劏房居住環境不理想,其租金亦難以負擔。據政府於一六年的統計,劏房住戶每月租金中位數為四千五百元,租金與收入比率中位數為百分之三十一點八,基層在繳付租金後能否應付其他生活開支,令人擔憂。

為紓緩基層家庭因長時間輪候公屋而面對的生活壓力,政府計畫推出「現金津貼試行計畫」,為非公屋住戶、非領取綜援而輪候公屋超過三年,以及未被首次編配公屋的合資格一般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房屋委員會指,根據現時有關公屋申請人數估算,預計能惠及約九萬個住戶,目標於今年年中開始接受申請。計畫的金額將參考由去年七月起生效的綜緩租金津貼最高金額,再把該金額減半,即一千二百五十元至三千八百五十元,預計有關計畫的非經常開支預算約八十多億元。

為基層提供現金津貼,某程度上能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但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成員徐家健接受傳媒訪問時分析,由於不少符合申請資格者均居於劏房,業主若得知租客獲得津貼,自然希望加租,推高劏房租金。而現正居住劏房,但不符合公屋申請資格的基層人士,則既不獲津貼,又要捱貴租,勢成為最受害的一群。

同一時間,勞工及福利局的在職家庭津貼計畫,亦將為其他非公屋合資格住戶,額外訂定一套較寬鬆的入息上限,意味獲津貼的非公屋住戶將會更多,同樣令人疑問會否推高劏房租金。

參考海外的經驗,租津計畫成功的地方,出租房屋一般皆由非牟利組織興建,租金水平須按既定準則釐定。舉例,荷蘭大部分出租單位為社會房屋,而政府亦設有租管,令業主難以透過大幅度提升租金賺取租戶的租津。至於香港,運輸及房屋局成立的「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現正就應否對劏房實施租管進行研究,預計下月底會向政府提交報告。政府未來對租管的取態,相信也會左右「現金津貼試行計畫」的成效。當局宜持續審視各項措施對租務市場的影響,以免部分基層人士反因本意良好的介入而捱貴租。

從上述的海外經驗可見,要減輕低收入人士的住屋負擔,增加他們「租得起」的單位供應,也是方法之一。近年,政府透過過渡性房屋,紓緩在公屋輪候冊上的家庭及居住環境欠佳住戶所面對的困境,截至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連同正動工興建、已啟動及深入研議中的項目,合共可提供一萬三千四百零四個單位。

政府正計畫向「關愛基金」申請撥款,以先導計畫形式,支持非政府機構租用合適和入住率偏低的酒店和賓館作過渡性房屋,預料將能提供逾二千個單位。

透過增加過渡性房屋,為輪候公屋的基層家庭提供租住劏房以外的選擇,或有助紓緩因派發現金津貼而引起的租金上漲問題。但前提是要有足夠數量的過渡性房屋,以滿足不想租住劏房的家庭的需求。從現時的情況看,即使新的過渡性房屋政策成功實施,提供二千個單位,加上原先預計的一萬三千四百零四個單位,亦只有一點五萬個單位,與逾九萬的劏房單位供應,尚有一段距離,能否抵銷津貼對劏房租金造成的上脹壓力,尚待觀察。

利用酒店和賓館作過渡性房屋還引伸另一個關注點,就是出租酒店和賓館能否為基層家庭提供適切的居住環境。

當局強調,參與計畫的酒店、賓館須符合結構安全、消防安全,環境良好等基本要求,相關標準會與公屋看齊,同時會考慮周遭環境、房間、配套及住客出入等因素。然而,一般的酒店及賓館房間並無提供煮食、洗衣等設施,對於全幢出租的酒店,尚可開放酒店的洗衣服務(如有)供住戶使用,但對於只出租部分單位的酒店,卻未必做到。屆時營運機構會否提供社區廚房或自助洗衣等設備,相信會是申請人關心的問題。

總括而言,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支援基層人士的房屋政策,並願意嘗試有別於以往的方式改善問題,可見其誠意。但政策總是有利有弊,以現金津貼計畫為例,如落實得宜,的確可減輕基層負擔,但一旦誤算,卻隨時推高租金,反成害人之策,故當局宜謹慎處理,確保資源發揮最大成效。

(全文見智經研究中心網頁:www.bauhinia.org)

智經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