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衞局:反覆檢測或「時陰時陽」

2021-01-25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早前有一名確診者分別兩次到社區檢測中心及流動採樣站檢測,但都為呈陰性,自到入院檢測才發現其確診。食衞局日前邀請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袁國勇及其港大團隊進行覆檢及分析後,認為由於病人在病發後多天才接受採樣進行檢測,因此進行反覆檢測時,有機會出現時陰時陽的情況,與相關化驗程序的檢測準確性無關。

該名確診者在本月十三日曾向私家醫生求診,當時已出現病徵但並未有進行檢測,而其後曾於一月十五日及一月十八日分別由金域檢驗運作的油麻地社區檢測中心及香港分子病理運作的廣東道的流動採樣站,兩次均為陰性。分析發現,病人CT值為三十三,病毒量偏低,而一月二十日亦對血清抗體測試呈陽性反應,而其早前的樣本經覆檢後顯示有病毒反應但CT值為三十九,病毒量極低,超出一般核酸檢測能準確穩定地驗出陽性反應的水平。

至於其兩名緊密接觸者,兩人均曾於一月十八日上午在廣東道流動採樣站接受檢測並獲陰性結果,但翌日在檢疫中心期間則對病毒檢測發現其樣本呈現弱陽性,CT值高於三十。兩人入院後再進行檢測並確診,而CT值介乎十六至二十四,病毒量偏高。

專家估計,首名病人在病發後多天才接受採樣進行檢測,故有機會出現時陰時陽的情況。此並非不尋常,與相關化驗程序的檢測準確性無關,相信病人在首次就診時進行檢測會較為理想。至於其兩名緊密接觸者,由於潛伏期的初期接受檢測未必一定能偵測到感染情況,故兩人有可能處於潛伏期的早期階段。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