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月宮探索 實現多項第一

2020-12-09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嫦娥五號已經完成從月球採集岩石樣本,正在環繞月球軌道飛行,進入「環月等待」任務階段,擇機返回地球。月面自動採樣和封裝,展開首面織物版五星紅旗,地外天體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在過去的十多天,嫦娥五號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多項「第一」,並展示了不少匠心設計,再次令中國的航天工程舉世矚目。

嫦娥三號、四號在月球展示的五星國旗,都是直接噴塗在探測器上,而嫦娥五號的國旗是一面長兩米、寬零點九米的織物國旗。因月面的極端環境,溫差在正負一百五十攝氏度間,普通國旗會迅速褪色,甚至分解。研製人員耗費一年時間,對數十種纖維材料做了大量物理實驗,最終選出一種新型複合材料,能夠在月球實現不褪色、不串色、不變形。

研製團隊還對結構優化設計,將國旗重量控制在十二克。展旗經過解鎖、支架展開、支架固定等步驟,以捲軸形式打開,一系列動作在一秒鐘內完成。

嫦娥五號的另一創舉是完成採樣後,上升器要在月面起飛。相較在地面發射火箭,有着完善的發射場系統和保障團隊,月面起飛沒有「地勤」支持,不僅必須一切靠自己,還要一次成功。起飛時,着陸器變身上升器的「發射塔架」。科研人員根據上升器姿態和位置等數據,計算上升器起飛時間、姿態軌道調整參數等數據,遠程注入上升器控制系統,設定起飛時刻。主發動機自行點火起飛後,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

最後一關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這更是全球首次。同神舟飛船、天宮一號和二號在近地軌道交會對接不同,嫦娥五號月球軌道的交會對接機構非常小,精度要求更高,如太空「穿針」,且無法利用衞星導航信號提供支持。

「我們在嫦娥五號上採用了抱爪式對接機構,通過增加連桿棘爪式轉移機構,實現了對接與自動轉移功能的一體化,這些設計理念都是世界首創。」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介紹,對接機構由三套K形抱爪構成,當上升器靠近時,只要對準連接面上的三根連桿,將抱爪收緊,就可以實現兩器的緊密連接。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