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時事分析】大灣區氣象數據產業的發展潛力

2020-11-23 00:00

踏入十一月,香港仍不時迎來驟雨,不少市民外出前都會特別留意天氣狀況。其實大眾關注氣象,還可以有多種目的,例如農民會用作灌溉規劃、施肥、預測產量的參考,但這些工作往往需要更精準的數據,甚至是私營企業的參與。隨着科技進步,提供度身訂造氣象數據服務的企業如雨後春筍,推動全球氣象產業急速成長,粵港澳大灣區是否也能把握這項機遇?

氣候狀況對於漁農、旅遊、保險、公共工程等各行各業的銷售形勢、庫存、促銷規劃,又或企業活動,均可產生莫大影響,過往亦曾有外國歌手來港舉行的戶外演唱會因暴雨腰斬。

未雨綢繆有助減低損失,因此許多企業也重視天氣預報和分析,需求日漸上升,應運而生的私營氣象公司,不但提供精準、細緻的氣象資訊和預報,還有後續分析和預測天氣對客戶、行為、設備和營運的潛在影響。

例如日本起家的跨國氣象公司Weathernews,主力為海陸運輸及航空公司等客戶提供氣象服務。當事前預測東京成田機場將會起霧,導致飛機未能降落,需在上空盤旋,便在起飛前建議客戶為飛機儲備額外燃料等作準備。

在本港,目前香港天文台是廣泛天氣預報和警告的主要提供者。但在國際上,政府和民間氣象企業漸漸分工,形成氣象產業。以歐美日等國經驗看來,早期因有國家安全的考慮,而且技術成本昂貴,氣象預報大多由政府負責。

不過,科技及天氣預報技術一日千里,成本開始降低,政府氣象資訊也愈來愈透明,加上需求日增,私營氣象公司數量因而逐漸增加,形成頗具規模的產業。

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二○一七年的報告,美國私營氣象行業市值估算達約五百四十二億港元,並每年增長一成至一成半。

這些私人企業一般均掌握嶄新科技,例如具有發射衞星以及從半自動車輛收集氣象數據的能力;又會用上人工智能等技術作分析,針對特定問題調整天氣預測。科技企業IBM旗下一家氣象公司去年便推出覆蓋全球的氣象預報系統,利用超級電腦提供覆蓋範圍可精準至三平方公里,並每小時更新一次的預測。

氣象產業崛起,官方氣象部門的角色亦有所轉變,較為着重基礎建設,例如地面氣象站、氣象衞星及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的發展,並讓民間氣象公司取用所產生的數據提供增值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氣象部門與私人氣象公司不一定是競爭對手。有美國私人天氣預測公司創辦人指出,公營部門善於在公共安全及基礎設施方面提供大型公共服務,而私人公司則擅長度身訂製氣象服務。

事實上,在日本、美國等地,政府都有各類措施,扶持民營氣象產業發展:

第一招:數據開放共享。日本早在一九五○年代,由訂立法律框架開始扶持私營氣象公司發展。在一九九四年,日本成立氣象產業支援中心,以全年無休的營運模式,向私營氣象公司、傳媒、各行各業的私人公司及研究界別,實時提供日本氣象廳的各類基本氣象觀測或數值模式資料,收取小額數據處理費用。在二○一四年,相關數據服務的用戶數量超過三百個組織。至於美國,氣象資訊均是免費對外開放。

第二招:公私營合作。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近年試行採購商業衞星的數據,添加到其天氣預報模型之中,以研究商業數據的質量及對天氣預測的影響。經過兩輪試驗評估後,今年六月NOAA公開肯定商業機構提供高質素數據的能力,未來會推出正式採購商業天氣數據計畫。

第三招:專業資格認證。日本政府重視專業質素,建立氣象預報士制度,由氣象產業支援中心負責考核,為業界培育人才。

在日本,只有獲官方認可的氣象公司,才可公開提供增值服務,而該公司必須有若干員工具備氣象預報士資格和操作相關設備的技術能力。惟考核標準相當嚴格,二○一五年的及格率僅約百分之四點二。

根據官方規劃,未來十五年粵港澳大灣區將是中國發展氣象產業的其中一個重地。大灣區三地合作,有利於資訊共享、科研發展及人才培訓。除了完善三地的官方氣象部門和教育機構的合作機制,利用大灣區各地在科技方面的優勢,參考外國經驗,培育和善用民間力量,帶動私營氣象服務發展,將會成為邁向目標的一大助力。

人類面對多變天氣,推動私營氣象預報和分析服務發展,不但是推動一個新產業的發展,亦有助各行各業早作業務應變。社會包括官學研也應思考,香港當刻應採取甚麼行動,對未來大灣區的氣象產業作出貢獻。

(全文見智經研究中心網頁:www.bauhinia.org)

智經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