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販值三億毒品 海關破最大「冰」案
2020-11-03 00:00
海關港口及海域科總指揮官李德信透露,一個由越南經香港擬轉往澳洲、報稱運載一千一百六十八包水泥的四十呎長貨櫃箱,上周四抵達青衣海關驗貨場。關員經風險評估,認為航道路線迂迴有可疑,於是抽查貨櫃檢驗,發現該貨櫃僅三分之一滿,內有十五板與報關相同數量的水泥,由於水泥並非貴價材料,業界通常會載滿貨櫃以降低運輸成本,故引起關員可疑。
關員仔細檢驗後,發覺部分水泥包裝比較膨脹,惟重量較輕,再以X光檢查,發現水泥內有不同掃描影像;關員檢查水泥袋,發現部分內藏真空膠袋包裹的紙盒,紙盒內共有二百五十一包、每包重兩公斤的結晶體。
經快速測試後相信結晶體為冰毒,共值約二億九千八百萬元,為海關偵破歷來最大宗冰毒案。同時,關員發現櫃內約八成水泥袋均為水泥,相信毒販將大量正常物品夾雜在內掩飾,意圖增加海關檢查難度。
海關毒品調查科高級監督朱賢綿指出,該貨櫃出口地是墨西哥,曾往南韓再到越南停留約三個月,其間有人曾提取貨物,稍後再將貨物送回港口。貨櫃原定離港後會經新加坡往目的地澳洲,相信圖以迂迴路線逃避海關檢查及監控。
朱賢綿續稱,冰毒在澳洲黑市價值高,一公斤冰毒在本港值約六十萬元,若成功抵達澳洲後可升值五倍。由於物流過程屬轉口貨櫃,故在本港未有拘捕行動。相信案件涉及跨境販毒集團,會與外國交換情報,不排除展開聯合行動。
朱又指,本年度首三季海關一共檢獲二百四十四公斤冰毒,較去年同期上升二點八倍,其中大部分於機場檢獲,主要來自東南亞國家,經分析,不排除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出入境管制收緊,毒販運毒模式有所改變,旅客「帶貨過境」情況減少,轉而以郵遞、貨運等方式為主要販毒手段。他強調販運毒品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判囚終身及罰款五百萬元。
據國際組織報告,冰毒主要來源地為東南亞國家如緬甸及南美墨西哥。去年十二月,本港海關在機場檢獲來自墨西哥、以塑膠樹脂掩飾暗藏一百一十公斤的冰毒,總值七千七百萬元。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