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論壇】強推「明日大嶼」恐庫房11年內掏空

2020-10-02 00:00

本地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有緩和迹象,可是經濟仍未見起色。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預告,今年財政赤字將高達三千億,創有記錄以來最高。本港經濟下行情況大家有目共睹,大眾期望政府「應使則使」,政府這邊廂推出的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大幅縮水,很多中小企、打工仔仍未得到需要的援助,那邊廂卻堅持強推耗資最少六千二百四十億元的「明日大嶼」填海計畫。

綠色和平早前聯同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發布《明日大嶼對香港財政的影響分析》報告,指出在疫情持續、人口老化及經濟衰退的危機下,若政府一意孤行強推「明日大嶼」填海計畫,香港的財政儲備恐於十一年內蒸發。

很多人可能誤以為目前的赤字是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只要疫情消退,香港財政便會回復以往的狀況,而且「明日大嶼」是基建投資,將來人工島建成後,靠賣地便可以賺回成本。但我們的研究指出,香港的公共財政面對人口老化及醫療、福利等公共開支持續上升,很有可能已經出現結構性財赤,即公共開支長期高過收入,持續地入不敷支早晚便會花光儲備。政府需要作出及時的財政改革,才能化解危機。

香港一個疫情已令庫房蒸發三分之一的儲備,還要再耗資六千多億興建「明日大嶼」,即使把成本攤分十年,並以最樂觀的假設來預測,恐怕十一年內便用光現時儲備。

很多人指出,政府沒有足夠資金但也可以透過發債繼續推進「明日大嶼」,正如興建中的香港機場第三條跑道也是透過發債集資來興建的。可是大家必須知道,香港今時不同往日,在中美貿易摩擦升溫下,香港不斷失去以往的優勢,如果政府因為面對結構性財赤,未能承擔「明日大嶼」的費用而需要發債,國際評級公司有可能下調政府的信貸評級,如此一來,香港的經濟前景將會更不明朗,借貸成本亦會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政府曾指出「明日大嶼」建成後,可以透過賣地的方式賺取收入,所以坊間有人相信「明日大嶼」是投資,能帶動經濟發展。可是,政府統計處的資料指出,香港人口及家庭住戶數目分別在二〇四三年及二〇四六年會到達高峰,然後便會下跌,家庭數目更出現負增長,房屋需求亦同樣會下跌。即是說「明日大嶼」落成後不久,房屋需求便出現負增長。

在房屋需求減少下,土地真的能以好價錢賣出嗎?仍能取得可觀的賣地收入嗎?由此可見,「明日大嶼」是大白象工程,並沒有投資價值。

香港現時面對短中期的房屋供應不足,而根據政府兩年前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發展棕地是合適的解決房屋問題的短中期選項,亦是獲得最多市民支持的方法。

政府常常推諉發展棕地困難重重,但若政府以推行「明日大嶼」的資源及決心去發展棕地,香港社會目前面對的房屋問題必然可以更妥善地解決。

連佩怡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