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踴躍支持普及檢測的六個理由

2020-09-01 00:00

特區政府今起推行自願性的「普及社區檢測」。普及檢測不但是抗疫的重中之重,更關係香港社會盡快「復常」,社會各界應踴躍支持參與,當中有六個理由:

第一,透過普及檢測找出隱形患者,截斷社區傳播鏈。武漢在全球疫情爆發初期一度成為重災區,最後成功在短時間內將新增病例清零,正是與推行全市大規模檢測息息相關。德國被視為應對疫情較有力的歐洲國家,其中一個成功之道,就是早在四月初就實施了歐洲首個大規模抗體檢測項目。現在,英國政府也考慮施行全民新冠病毒常態化檢測。根據內地和國際上成功的防疫經驗,普及檢測有助找出更多隱性傳播者,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第二,香港第三波疫情轉趨緩和,為普及檢測提供了有利時機,一方面疫情放緩,正可通過普及檢測一鼓作氣控制疫情;另一方面當前是香港控制疫情的重要時期,踏入秋冬氣溫將會下降,低溫環境有利於病毒生存及傳播,新冠肺炎疫情正是由去年冬天開始爆發。為防止再次出現疫情大爆發,更需要利用好這段時間進行全面檢測、全民排查。

第三,高普及率是普及檢測的成功關鍵,有專家就曾建議香港最少要有五百萬參與普及檢測,如果只有百多萬人參與,會令檢測效用大打折扣。市民應該明白,參與普及檢測就如戴口罩一樣,除了可為自己求個心安之外,更是為了整體公共衞生和公眾健康着想。香港源頭不明個案比例持續高企,反映社區有持續的隱形病毒傳播鏈。

第四,普及檢測如果不能大面積進行,隨時在社區埋下「隱形炸彈」。有所謂專家指出,自己身體健康且「嚴格管理自己生活」,染疫機會「微乎其微」,不會是隱形患者,因此毋須檢測云云。不過,新型冠狀病毒狡猾至極,除了傳播力強,不少患者更沒有病徵,或是病徵和病情非常輕微。更甚的是,由於病徵似有還無,這些患者未必會主動就醫或檢測,並且繼續在社區活動,在社區形成隱性傳播鏈,像計時炸彈般防不勝防。普及檢測就如拆彈,趁未爆發時將炸彈安全移除。愈多人參與,香港就愈安全。

第五、目前疫情雖有緩和,但遠未受控,疫情仍然反覆,一日不徹底控制疫情,一日都不可能恢復正常的生活和經濟活動。在未有疫苗下,唯有通過社區普及檢測,才能為逐步取消社交限制,重啟經濟、刺激消費提供條件。同時,推動全面檢測,也為下一步推出港版「健康碼」,與粵澳逐步恢復通關奠定最重要的基礎。

第六,一些造謠、抹黑普及檢測的言論根本站不住腳。香港目前應該是「防疫最優先」,但反對派卻是「政治大過天」,不斷散播所謂「檢測無用」、「收集港人基因資料」等謠言攻擊普及檢測,又抹黑內地檢測人員和技術。特區政府已多次說明,香港需要引入內地人員和檢測技術措施作為支援,檢測人員和器材都符合醫療專業要求,所有檢測資料都會留在香港並且銷毀。而且,核酸檢測查找的是病毒基因,而人類的基因是序列分析出基因圖譜,是兩種不同的分析,兩者工序和成本,可說是天淵之別,又何來甚麼「收集港人基因資料」?反對派為了一己政治私利,將普測政治化,完全罔顧市民生命健康安全。市民不應被這些荒謬理據所誤導。

姚志勝(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