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論政經】為疫後貿易形勢作準備

2020-06-30 00:00

近年民粹主義在歐美冒起,全球貿易亦由多邊開放轉向單邊和保護主義。突如其來的疫情,更可能加快貿易向「去全球化」格局發展,對世界經濟帶來深遠影響。香港固然是全球化、自由貿易的忠實支持者,但面對可能出現的新形勢,也要做好充分準備。

全球化造就了過去數十年的世界經濟繁榮,中國是全球最大生產國,而美國則是最大消費國,形成了中美貿易走廊,建構了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產業供應鏈,當中的國家和地區不同程度上分沾利益。

全球疫情大流行,「去全球化」的呼聲亦隨之走高,不少國家和地區實施封關,並限制醫療、糧食等民生及戰略物資出口,部分產業鏈運作出現阻滯。美國和日本政府就資助本國公司把生產線移離中國,將外判的生產工序搬回國內。

然而,若企業硬把原有生產鏈拆解遷回本國,可能要面對更高生產成本,影響產品競爭力,消費者則可能要付出更高價格,反而換來質素較次的產品,最終「去全球化」可能是一個多輸局面。企業是講求實利和理性的,為保持產業分工帶來的紅利,企業或更屬意將生產分散到具成本和技術優勢的國家和地區,以平衡風險,貿易格局或出現區域性調整。

無論如何,對中國而言,未來幾年外貿和投資可能面對不少困難,但以中國經濟的韌性,加上本身擁有完善生產鏈以及全球最龐大的市場,相信不會改變長遠向好的發展趨勢。事實上,中國早已開展區域自由貿易,包括與東盟在經貿領域簽訂多份協定,促進雙邊貿易增長。今年首五個月,東盟已取代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值一點七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百分之四點二,佔中國外貿總值的百分之十四點七。

香港過去一直受惠全球化而壯大經濟,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和貿易物流樞紐,貿易格局的轉變難免對香港構成影響。港商應更積極地把市場分散至中國內地、印度及東盟等,以減少對歐美巿場的依賴。另外要從根本上提升產品競爭力,由產品設計、技術含量和銷售渠道入手,加快朝高增值方向轉型。政府自一二年成立「BUD專項基金」,協助中小企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市場,未來可考慮進一步優化該計畫,例如將資助適用範圍擴闊至更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要加緊應對可能出現的不利影響,香港必須更好發揮內地與世界的橋梁角色,協助內地走向國際、打破部分國家實行的經濟壁壘。同時積極參與區域化發展合作,與日韓及東盟推動多邊自由貿易和創新型經濟的發展,繼續鞏固在國際金融和貿易商務的中心地位,堅持自由貿易,與國際共謀發展。

李民斌(全國政協委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